凱里-歐文真的很懂節目效果

"你聽說了嗎?"

"啥?"

"歐文申請交易了。"

"哦,是嗎。"

"你咋一點都不奇怪呢?"

"他不是早就想走了嗎..."

昨兒個凌晨,一位羣友與我私聊了凱里-歐文的"渴望被交易"的新聞,隨即產生了以上對話。

眼看着舊年就要隨着正月十五的到來而說Bye-Bye了,大家也早已重新踏上了該上班上班,該上學上學,該摸魚摸魚的新旅途。

籃網也一樣,KD受傷之際,籃網過年期間戰績獲得了完成任務的5勝3負的戰績(1.21-2.5期間),球迷和球隊都一片欣欣向榮景象。

然後,遠在大洋彼岸的凱里兄覺得不行,這是各位粉絲近幾年第一個正兒八經的團圓節,他一定要爲自己三年前與疫情相伴的合同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於是乎,他在元宵節前夕提出了自己"渴望被交易"的願望。

算上今早的比賽,"小火車"托馬斯狂砍44分,籃網更衣室傳了了歡聲笑語,沃恩教頭一句:

"這麼看,歐文今天的缺席是可以被原諒的。"

此情此景,千言萬語匯成一句

"歐文確實懂節目效果"

作爲一位過來人,我倒是覺得要從這樣一件事看到值得深思的方面,比如我們細看新聞,凱里是因爲對老闆附加的一條

"以奪冠爲前提才能拿到全額頂薪"

的捆綁條款而感到了不滿才誕生了想離開的念頭。

這說明什麼,說明人歐文有好好看合同呀,這是在爲各路打工人起一個好頭啊,現在的一些年輕人容易好高騖遠,一頭扎進一些無良老闆的捆綁合同裏,自己莫名其妙的被月薪6000忽悠,實際到手3500後還笑嘻嘻的爲公司數錢...

這反對資本主義欺詐的水平和國家反詐騙APP有一比。

當然,以上只是一個小玩笑,切莫當真。

我看到這條消息的時候,腦子不受控制般想起了在2019賽季結束,在歐文宣佈加盟籃網後,時任籃網第六人的斯賓瑟-丁威迪同志那傲嬌的話語:

"啊,歐文去年12月時候就跟我說,下個賽季的紐約會很有趣。"

"他甚至還跟我重複了一遍,下賽季紐約會很有趣。"

隨後,當時剛剛到隔壁紐約工作的波蒂斯也一副不理解的口吻再來了一遍:

"啊?我們球員其實早就知道歐文要去籃網了。"

"你們不會不知道吧?是哦,你們記者肯定不知道。"

留下凱爾特人和他的球迷們一臉的疑惑。

當然,我不會因爲自己是個凱迷就說凱爾特人因爲歐文的離開沒撈到半點補償這種事而抱怨,但確實歐文這次給籃網在交易截止日前還留了大概一週的時間。

所以,對比情況。

歐文其實在一些方面是有長進的;

只是大家可能更想他把這種長進用在打比賽上。

回到開頭那段,我說"歐文是懂節目效果的"。

從"地平說"被一衆人懷疑歐文的杜克大學的學歷是走後門進的;

到正趕上NBA複賽時期,白人警察那一跪的"BLACK LIVES MATTER"後宣稱組織罷賽;

再到後來疫情氾濫還在推特上發出的那句"摘下你的MASK"。

歐文一直在被人以非議甚至是沒腦子看待,但主要問題是在於歐文一些表達的方式非常的不合時宜,尤其是考慮到現在的社交媒體如此的發達,一些話不免地會竄了味道。

就像17-18賽季全明星賽那個"地平說事件",其實你換算一下就跟皮爾斯退役完在ESPN大廳裏與比盧普斯開玩笑自己08年總決賽G1就是因爲"粑粑快出來了詐傷回更衣室"一樣。

你不知道自己的話在社交媒體上會變成什麼樣,況且歐文說了自己不是相信"地平說",而是想讓世人多一種看事情的方式,皮爾斯也說了自己是聽了節目組的話,多加了節目效果。

但時代變了,人們只記得歐文信了地平說,人們也只記得皮爾斯被湖人打的拉褲子,全然不知歐文後面的反駁和皮爾斯G2那皮質護膝裏捆繃帶的畫面多揪心。

同樣的,mask事件也一樣,除了口罩還能翻譯成面具,只是時點趕上了,很容易讓人誤會。

還是同樣的,就像我剛剛在文章開頭"自爆"自己是凱迷,然後還在剛剛說歐文沒腦子,也肯定會讓人覺得我帶入了主觀情緒,現在完全是對着歐文發泄。

但沒辦法,時代就是這樣,世事變遷,人們對待事物早已不停留在表面,哪怕你在一道等於120的數學題答案上寫了"5!",也得有一部分人覺得你這個人看着人畜無害,沒想到如此裝13。

歐文其實正好就活到了這個時代,他打球方面真的很帥,是每個打籃球男生想象中自己打球的樣子,但他也太過於細膩,這和之前什麼奧尼爾、喬丹哪怕是歐文的偶像科比都大相徑庭。

歐文最讓人覺得他像科比的時候就是當年一人單挑馬刺全員砍生涯最高分和總決賽與詹姆斯各自砍下40+那兩年,但歐文並不是科比那種你儘管來招呼我,我都無所謂的性格,也隨着某記者那次"詹姆斯像爸爸一樣罩着球隊"的提問,無意間觸動了歐文的神經--可能也激活了歐文的神經。

這份全額頂薪合同加了一句"奪冠條款"同樣也觸動了歐文的神經,但至於條款到底是網絡盛傳的:

"奪冠了纔是全額保障頂薪"

還是

"奪冠了有獎金"

甚至什麼

"奪冠了合同變4年,沒有就三年或者1+1"

就離譜。

這個時代,每一句話都會被放大,尤其是歐文這種大流量人士,各大媒體各種給你下套埋坑,沒有幾句錯話確實不現實,可在經歷了一次兩次三次甚至更多次後,如果你還是看見坑就往下滑,那主因就不在社媒,而是你這個人有問題,那至於是不是什麼"真性情",大家見仁見智算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