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

當地時間週三(2月8日),全球最大煤炭出口國澳大利亞否決了一個大型煤礦開採計劃,這一行爲是基於1999年頒佈的《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法》做出的,也是該國首次依據環境法否決煤炭開採計劃,標誌着澳大利亞政策的重大轉變。

澳大利亞環境部長Tanya Plibersek週三在推特上宣佈了這一決定,她透露,自己在短短10個工作日內就收到了9000多份關於這座煤礦的公衆意見書。

這座煤礦位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大堡礁附近,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羣,縱貫於東北昆士蘭州的珊瑚海。

Plibersek表示:“我認爲(開發該煤礦)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太大了,該煤礦是一個露天煤礦,距離大堡礁不到10公里,很有可能對大堡礁造成污染和不可逆轉的損害。”

據悉,這座煤礦約有24年的使用壽命,平均每年可開採多達1000萬噸的動力煤和煉焦煤。該煤礦是澳大利亞衆多會大幅增加碳排放的項目之一。

澳大利亞是全球最大的冶金煤出口國,動力煤出口量也僅次於印尼。煤炭是澳大利亞第二大出口產品,僅次於鐵礦石,在該國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長期以來,澳大利亞一直被詬病應對氣候變化不力,落後於其他發達經濟體。受龐大的煤炭和天然氣出口行業所拖累,澳大利亞是世界上人均污染最大的國家之一。

自去年5月上臺以來,澳大利亞中左翼工黨政府一直在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承諾到2030年,將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礎上減少4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