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券商中國

在A股市場底部做多氛圍漸起、醞釀反彈之際,基金經理的人事變動也愈加頻繁。2月11日最新人事公告顯示,長城基金基金經理何以廣卸任其在管產品基金經理職位,將由公司副總經理、投資總監楊建華率領旗下績優基金經理趙鳳飛、蘇俊彥、周詩博、韓林、唐然分別接任。

同花順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42天內已有接近300位基金經理離任。

長城基金何以廣卸任

明星基金經理的人事變動又來了。

長城基金髮布公告確認,明星基金經理何以廣卸任基金經理職務。卸任後,去向尚不明確。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何以廣在長城基金合計管理資金規模爲61億元。這位明星基金經理在個股捕捉上極具特色,他管理的長城中小盤基金的任職回報率超過74%,管理的長城安心回報基金任職回報率爲61%,管理的長城智能產業靈活配置基金任職期內的收益率則超過110%。

公告顯示,何以廣此次卸任出於個人原因。對於6只基金後續的投資運作,長城基金表示,經過慎重研究和充分論證,根據公司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和能力圈等情況,爲每隻基金選擇了合適的基金經理接替管理。

接任人名單中,新老搭配。老將楊建華具有23年證券從業經驗,於2001年就加入長城基金,是國內公募基金管理年限最長的權益基金經理。蘇俊彥、周詩博等新銳,是這兩年升起的新星,頗受機構投資者青睞,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蘇俊彥管理的長城雙動力機構持有比例超過70%,周詩博管理的長城優化升級,機構持有比例更高達91%。

交接有備而來

打開以上接任者履歷和過往業績,可以看到,此次交接有備而來。

“長城基金不刻意強調明星基金經理的個人能量,第一重視和關注的是投研整體實力的訓練。也是這樣的心態,讓基金經理們有一個心無旁騖做投研的環境,中生代、新生代逐步走到臺前。”長城基金在接受券商中國記者採訪時表示,在長城基金內部,一方面,公司鼓勵年輕的投研人員大膽地探索自己的能力圈,儘快形成個人的相對優勢和風格,並長期堅持、動態調整和優化;另一方面,投研團隊的傳幫帶自成體系,基金經理、研究員之間彼此尊重和成就,一個老基金經理能培養出與自己投資風格不一樣的新同事,整個團隊優勢互補,多元並蓄,通過平臺賦能基金經理的投資業績和能力圈。

長城基金的投研文化在業內已經樹立起良好口碑,堪稱寶藏基金公司。投資總監楊建華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公司一直努力打造一個相對純粹的投研平臺,讓具有自驅力、主觀能動性的人有發揮的空間和舞臺,儘可能發揮個人潛力,團隊成員既高度共享協同,又保持各自差異化,讓不同風格的人都能在這個平臺成長。

接任者如何看後市?

當前A股市場正處於估值較低的底部區域,且做多氛圍漸起,資金配置需求增加。蘇俊彥、周詩博等都在近期披露的基金2022年四季報中表達了對今年一季度的A股市場的樂觀判斷。

蘇俊彥表示,去年年初開始,市場出現多個超出預期的系統性風險,包括美聯儲加息、大宗上漲以及國內疫情,目前這三大系統性風險都出現了積極的變化:美國加息逐步進入最後階段,預計距離利率的頂部不遠,而且考慮到美國CPI數據持續回落,有望在2023年底看到貨幣政策的轉向;大宗商品在全球的緊縮政策下價格紛紛已經出現大幅度的回落;國內防疫政策有序放鬆,經歷短暫的流行後,預計後續生產與消費會逐步迴歸正常。加上後續穩增長政策發力,國內經濟會逐步復甦。

蘇俊彥認爲,A股的估值在經歷2022 年的大幅調整後,已經達到歷史底部區間, 因此,對2023年國內宏觀經濟以及A股的走勢都持樂觀態度。

周詩博則在四季報中表示,經濟復甦可能是 2023 年股市的線索,但是整體復甦的斜率可能會不及預期。另外消費以及地產鏈整體收入增速都不是很快,高端裝備和先進製造板塊的估值和業績增速 具備較高的性價比。

責編:汪雲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