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券商中國

創金合信基金首席量化投資官董梁

當A股市場全面追逐人工智能賽道熱點之際,基民也在熱捧堪稱“AI基金”的量化產品。

在A股市場偏好提升,熱點全面崛起的背景下,優勢疊加的量化策略基金備受投資者關注,今年以來業績表現不俗,而與當前A股熱點契合的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正是量化策略基金成功的關鍵之一。券商中國記者本次專訪創金合信基金首席量化投資官、創金合信科創創業50指數增強擬任基金經理董梁,詳解“機器學習”給選股帶來的顛覆性變化,以及量化策略基金在一系列量化因子模型中如何把握超額收益。

選股達人與“AI基金”各有千秋

券商中國記者:量化投資相對於主動型投資的優勢以及適應的市場環境是什麼?

董梁:量化投資的優勢主要在於,策略是建立在對歷史數據的嚴格的統計分析之上的,並且經過嚴謹的模型搭建和系統化的回溯測試,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在大數據分析、程序化交易、人工智能的加持之下,量化策略具備較強的實時性,選股能力相對比較穩定,並且可以做到對整個市場所有股票全覆蓋,這種及時性和全覆蓋能力是一般主動型投資難以匹敵的。

另外,在風險控制方面,量化投資一般都用風險模型和優化器來控制風險,在個股、行業、風格因子的暴露度上都設有約束條件。在這種模式之下,通常量化基金在下跌市場中跌幅小於主動基金。

量化投資適用於大多數市場環境,包括一般性質的上漲、下跌和震盪市。當市場極端情緒化時,量化策略可能會遭遇階段性的挑戰。

券商中國記者:創金合信基金在量化投資上的主要理念策略是什麼?

董梁:我本人在量化投資上的主要理念是要爭取風險可控的、穩定的超額收益。在獲取超額收益方面,我們主要依靠量化多因子選股模型來指導投資。多因子模型可以給全市場的股票進行打分排序,有了這個排序之後,我們再結合風險模型和優化器來進行投資組合的建立。

我個人的風格是在投資組合的行業、風格因子上的主動暴露度控制得較爲嚴格,超額收益主要來自於個股的選擇。這是因爲長期來看,A股市場熱點輪動比較快,持續性不強。如果在行業、風格因子上有很大的暴露度,一旦熱點轉換就會出現明顯回撤,跟蹤誤差比較難以控制。而個股配置則因爲每天都可以從超過4000只的股票中選出若干只看好的股票,所以個股超額收益的穩定性和可複製性都比較強。把精力主要放在個股挖掘上,就更有可能實現穩健的超額收益。

“研報因子”及時性好於“季報因子”

券商中國記者:量化因子都包括哪些維度上的指標,比如技術面和事件?

董梁:創金合信基金量化團隊的多因子選股模型是建立在基本面、分析師預期、技術面和事件性4大類300多個底層因子之上的。基本面因子主要就是季報、半年報和年報裏的財務數據。基本面因子的數據項很多,覆蓋面廣,是企業經營情況的最全面的刻畫。不足之處就是基本面數據間隔比較大,一年只有4份,每季度1份。分析師預期因子是賣方分析師通過自己的研究分析給出的上市公司經營情況的預估數據。相對於基本面數據,分析師預期的數據項較少,但更加頻密,及時性更好。技術面因子是由量價指標推導出來的一系列因子,是股票交易情況的最佳反映。技術面因子種類較多,更新及時。事件性因子是有可能影響股價的一些突發性、新聞性的指標,數量不是很多,但是有可能在短期內左右股票走勢。

券商中國記者:量化因子是如何更新迭代的,這些因子是基於哪些層面進行優化?

董梁:量化模型的迭代更新是一項持續性的工作。長期來看,市場的有效性是在逐步提高的,量化基金的總資產規模也在不斷上漲,這就造成量化模型的選股能力會呈現逐步下降的趨勢。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地進行研究開發,部署新的因子和新的建模方法,力爭保持穩定的投資能力。我們會尋找新的數據來源,嘗試從中開發出新的因子。我們會定期對底層因子在最終模型裏的權重進行優化計算更新,從而讓模型適應當下的市場風格。

我們還會研究部署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的模塊,用這種有別於傳統建模方法的非線性模型搭建方式,從已有的底層因子庫中提取出更多的alpha。創金合信基金量化團隊在機器學習的應用上有20年的經驗積累。目前在我們的生產模型中,有隨機森林、遺傳規劃和深度神經元網絡3個機器學習的模塊,這些模塊在實戰中給我們提供了額外的選股能力。

券商中國記者:如何看待量化與主動融合的策略趨勢?

董梁:量化與主動投資各有所長。量化投資在模型的嚴謹性、更新的及時性、覆蓋的全面性以及風險控制上有一定優勢。主動投資在個股深度挖掘以及對於宏觀環境變化的應對上有着難以替代的優勢。如果能將量化與主動投資結合,各取所長,則有可能實現更好的投資收益。

在創金合信基金,量化團隊與主動投研團隊之間有着深度的合作。在覈心股票池的維護、月度金股的推薦及評價、模型打分排序等方面,都有分享和討論。量化和主動投資融合應該是一個長期的趨勢。

今年A股行情或呈行業輪動

券商中國記者:你對今年一季度的A股行情是怎樣的判斷的,市場是否存在行業板塊上的演繹節奏?

董梁:2022年12月以來,消費、工商業活動明顯反彈。預計今年我國經濟全年將呈復甦趨勢,低利率環境大概率會持續,市場流動性維持寬鬆。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堅持穩中求進,着力擴大內需,預計穩增長政策將相繼出臺,對經濟起到支撐作用,帶動企業盈利修復。

國際上美聯儲的升息動作也接近尾聲,有利於全球股市的流動性。開年來的一個多月中A股漲幅明顯,外資加倉幅度超越去年全年。考慮到目前A股市場還是處於存量博弈的狀態,或難以看到部分行業或者風格能夠持續在2023年走強,更有可能出現的是行業輪動。

預計股市短期會有一段時間的震盪盤整,消化前期的漲幅。2月底、3月初隨着促經濟的政策預期升溫,A股有可能重拾升勢。行業板塊上,我們看好具備科技成長屬性並且在2022年跌幅較大的中證科創創業50指數(以下簡稱雙創50指數),在溫和向上的市場中,高成長、高彈性屬性的雙創50指數有可能有上佳表現。

券商中國記者:當前佈局新基金的原因是什麼,有哪些優勢?

董梁:雙創50指數囊括了科創板、創業板塊中代表性新興產業的龍頭公司,主要集中在鋰電池、光伏設備、半導體、疫苗、醫療設備和自動化設備等新興科技成長行業,這些企業研發投入高,創新能力強,收益前景廣闊,符合“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導向,具備長期配置價值。

當前A股估值處於歷史相對低位,看好今年A股市場的表現,在這個時點佈局創金合信科創創業50指數增強基金,可以爲投資者提供一鍵參與優質成長賽道的投資工具,加上雙創50指數高成長、高彈性的特徵,在上漲行情中又能獲取超越全A的beta收益。

創金合信科創創業50指數增強基金是一隻主動管理的指數增強基金,創金合信基金量化投資團隊具有多年的指數增強基金管理經驗,在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指數增強基金都取得了不錯的超額收益。我們希望創金合信科創創業50指數增強,也能爲投資者提供長期穩健的超額收益。

責編:汪雲鵬

校對:陶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