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趙李南    每經編輯 張海妮    

2月12日晚間,綠康生化(SZ002868,股價56.6元,市值88億元)發佈公告稱,公司股東合力(亞洲)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力亞洲)計劃減持不超過約310.8萬股。

合力亞洲曾經是綠康生化的第二大股東,在去年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出讓了大部分股權,此次計劃減持的上限與其目前持股數量相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去年,綠康生化股東大會曾經通過了豁免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自願性股份鎖定承諾的相關決議。

股東高管持續減持

2022年,以“獸藥”爲主營業務的綠康生化憑藉381.32%的全年漲幅登上A股漲幅榜首(剔除年內次新股)。

2月12日晚間,綠康生化公告稱,股東合力亞洲將在3個交易日之後的6個月內減持不超過約310.8萬股,減持原因爲“自身資金需要”。

綠康生化去年三季報顯示,合力亞洲爲其彼時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數約4149萬股。合力亞洲的控股股東爲洪祖星。洪祖星此前爲綠康生化的董事、副董事長。

去年9月1日,綠康生化收到董事及副董事長洪祖星的辭職報告。綠康生化表示:“洪祖星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董事、副董事長、董事會薪酬與考覈委員會委員及戰略委員會委員職務,辭職後洪祖星不在公司擔任其他職務。”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綠康生化IPO時,洪祖星曾承諾,在其擔任綠康生化的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離職後半年內,不轉讓其直接或間接持有的綠康生化股份。如果以去年9月1日算作洪祖星的離職日期,其上述承諾到期日爲今年的3月1日。

事實上,去年綠康生化豁免了其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自願性股份鎖定的承諾。

去年8月,綠康生化公告稱,受疫情擾動、下游需求波動劇烈、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影響,獸藥業務前景不確定性增加。另外,公司熱電聯產項目投產後,園區內客戶需求不及預期,對公司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基於上述背景,綠康生化表示,公司部分股東擬通過股份轉讓等方式引進對上市公司發展可以提供相關支持的產業投資者,因此特提請上市公司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審議批准其解除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份時作出的自願性股份鎖定相關承諾。

上述股東當中就包括了洪祖星。去年11月,綠康生化的股東通過了上述豁免提案。

除了股東減持之外,深交所數據顯示,從去年4月開始至今年2月9日,綠康生化的8名董監高人員總計有37筆減持記錄,合計減持金額約1662萬元。

公司資本動作頻繁

伴隨着上述減持承諾的豁免,是綠康生化的一攬子資本運作計劃。其中,綠康生化的股東合力亞洲、富傑(平潭)投資有限公司和北京康閩諮詢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擬將合計約5708萬股(佔總股本約36.73%)的上市公司股份轉讓。

上述股份的擬受讓方包括杭州義睿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上饒市長鑫貳號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杭州慈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和肖菡。

除了股權轉讓之外,綠康生化還計劃出售子公司和新併購相關公司。“豁免上述人員作出的自願性股份鎖定承諾有利於推動本次股份轉讓交易的順利實施。”綠康生化曾表示。

綠康生化此前公告稱,擬併購玉山縣旺宏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和王梅鈞持有的江西緯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西緯科)100%股權。

江西緯科主營薄膜複合材料及光伏配套組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及安裝,2021年虧損663.74萬元,2022年1~4月虧損688.63萬元,資產負債率達92%。江西緯科100%股權預估值爲1億元,溢價率約爲632%。

由於溢價併購,綠康生化收到了交易所的關注函。

在這一系列資本運作的同時,綠康生化的股價也節節上漲。去年12月,綠康生化發佈公告稱,由於協議轉讓,合力亞洲的股份數量已經降低至約310.8萬股。

今年1月31日晚,綠康生化發佈公告稱,與江西緯科已完成交接,並辦理了江西緯科的工商變更登記,江西緯科納入合併報表範圍。至此關於股份轉讓、資產置出及資產收購交易事項已全部完成。

也是在今年1月底,綠康生化稱,其全資子公司綠康(海寧)膠膜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康海寧)擬在海寧市黃灣鎮投資建設年產8億平方米光伏膠膜項目。

據綠康生化披露,上述項目總用地262畝,總投資60億元人民幣,“全部達成100條膠膜生產線,年銷售額達100億元人民幣,稅收2億元人民幣。”

此舉也引發了交易所的關注。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資料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