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做投資,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作者 I 周佳麗 楊文靜

報道 I 投資界PEdaily

王慧文出山了。

今天(2月13日)上午9時,原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在社交平臺公佈一則求賢令——爲其創立的北京光年之外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光年之外)招攬AI研發大牛。

這一次,王慧文劍指ChatGPT。爲打造中國OpenAI,他本人更是以2億美元估值,出資5000萬美元(約3.4億元人民幣)。王慧文更是透露,公司下輪融資已有頂級VC認購2.3億美元。如此號召力,令人驚歎。

大佬出手,瞬間在創投圈引起轟動。須知道,這位有着前美團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高級副總裁頭銜的男人,曾是移動互聯網時代響噹噹的存在,也是美團僅次於王興的二號人物。征戰十年,年僅42歲的王慧文在2020年末正式功成身退。如今,他重出江湖。

王慧文迴歸:花3個億求組隊

下一輪融資也定了

一封“AI英雄榜”讓創投圈炸開了鍋。

發榜人正是原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他宣佈進軍人工智能領域,組隊擁抱新時代,將打造中國的OpenAI。這一次他主要是爲其新公司招研發人員——希望是業界公認的頂級研發人才,狂熱地相信AI改變世界,堅定確保AI造福人類。

爲了讓技術大牛放心加入,王慧文直言“放心施展你的才華,雜事交給我來打理”。而他本人將出資5000萬美元,估值2億美元,同時他個人不佔股份,資金佔股25%,75%的股份用於邀請頂級研發人才,誠意滿滿。

透過該社交平臺,我們看到了這位互聯網靈魂人物的更多動態。王慧文最早於2019年7月開啓在此平臺記錄,在美團退休前後也曾發佈少許動態,但一直到2022年3月起纔算開始活躍,主要討論話題包括Crypto、Web3、AR、物流學與宇宙等等。他的個人主頁也顯示其簽名是“正在學習人工智能”,加入過“Web3研究所”、“讀書會”、“科技圈大小事”等話題圈子。

伴隨着ChatGPT席捲而來,王慧文似乎更加篤定了擁抱AI。在前兩天,他就曾在朋友圈中發佈“人工智能宣言”,表示以5000萬美元帶資入組,“不在意崗位、薪資和title,求組隊”,引來圈內不少創業者和投資人的圍觀。水滴公司創始人兼CEO沈鵬在王慧文的朋友圈下評論:“大佬做投資,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

更爲重磅的是,王慧文還進一步透露,公司下一輪融資已獲得頂級VC機構2.3億美元的認購。屆時,公司也將開始其他方面的人才招聘。

實際上,王慧文早在2018年就註冊成立了光年之外。天眼查APP顯示,光年之外成立於2018年,是一家以從事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爲主的企業,註冊資本100萬人民幣,王慧文持股100%並擔任公司執行董事、經理職位。

王慧文攜鉅款出山,引來各界人士的駐足圍觀。不少人表現了強烈的求職訴求:“不是研發方向的人,蹲一下輪招聘”、“申請B輪免費搬磚,產品/運營皆可”、“目前在美團,打雜方方面面還需要人手嗎”、“大佬,目前我還沒畢業,應屆生該如何抓住這波機會?”等等,十分熱鬧。

他的“英雄榜”也在朋友圈刷開了屏。有投資人在朋友圈表示“從王慧文身上,看到了希望”,憑他的身家量級,已經不用再因爲錢而做事情了。如今重出江湖,縱身一跳,又出錢又出人,不求其他,只求幹一票前無古人的事情。

但也有人表示觀望。“整個業界爲ChatGpt而激動,ChatGpt已經具備了一些人類的思考,圍繞類似模型展開的任何細業行業,都將替換大多數人類工種,由此帶來的生產力提升是卓越的。可動輒百萬美金的訓練成本,的確是個很大的門檻。”一位創業者在朋友圈表示,但願ChatGPT不會成爲下一個元宇宙。

睡在下鋪的兄弟

美團十年,42歲灑脫退隱

王慧文,互聯網時代的靈魂人物之一。

2010年12月18日,王慧文加入美團,彼時初創的美團還在“千團大戰”中廝殺。後來,美團在一衆平臺中脫穎而出,那槍林彈雨的十年歲月,王慧文衝鋒陷陣,功不可沒——開創美團外賣、攻下本地生活、搶灘網約車。在美團兇猛成長的日子裏,王慧文堪稱王興的左臂右膀,在每一個關鍵業務中打頭陣,一路伴隨美團崛起成爲今天的巨無霸。

之於王興,王慧文是陪伴其最長時間的創業夥伴和人生摯友。相識於清華大學,王興與王慧文是睡在同一宿舍的上下鋪兄弟。在人生最青澀時期,二人一起湊錢買電腦,一起退學又一起創業,幾乎形影不離,倆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由於年長王興數月,王慧文成爲“老王”,王興則是“興哥”。

“23年過去,從清華到校內網,再到美團,老王和我是有共同志趣的同學和室友,是攜手創業的搭檔和並肩戰鬥的戰友,更是可以思想碰撞、靈魂對話的一生摯友。”王興曾如此評價這位兄弟。

在美團戰鬥了整整十年,目睹中國移動互聯網的浮浮沉沉,王慧文心生退意。2020年12月18日,美團發佈內部信宣佈,美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已經順利完成交棒,按計劃正式退出。

這一年,王慧文才42歲,他也曾說起辭職緣由:“一直以來我都不能很好的處理工作與家庭、健康的關係;也處理不好業務經營所需要的專注精進與個人散亂不穩定的興趣之間的關係;不熱愛管理卻又不得不做管理的痛苦也與日俱增;我也一直擔心人生被慣性主導,怠於熟悉的環境而錯過了不同的精彩。”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王慧文在離別郵件中忍不住感慨:“感謝偉大的時代,我生於1978年,是改革開放的同齡人;在我開始厭學的時候,大學宿舍通網,因此趕上了互聯網最精彩的20年;中國作爲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對創業者來說更是得天獨厚。我運氣實在太好,不宜繼續貪天之功,知止不殆。

回看過去走來的路,王慧文曾說:“我是農民的兒子,我的出身給我留下的印記是,我得認認真真地幹活。”而這一次,他已經有了新的方向。

爭搶中國版ChatGPT

李彥宏、周鴻禕、丁磊都來了

這是一場久違的科技盛宴。

同樣在今天(2月13日),ChatGPT概念再度席捲——鴻博股份、天娛數科漲停,大勝達、光雲科技、博彥科技等跟漲,這已經不是ChatGPT爆火以來第一次如此了。問世三個月,似乎無人不談ChatGPT。

這只是冰山一角。ChatGPT因訪問需求激增幾次崩潰,由於目前ChatGPT尚未推出國內版本,不少商家瞅準風口,做起了國內ChatGPT代問代註冊生意、甚至推出山寨版ChatGPT,一小時入賬竟然高達幾萬到幾十萬元不等。逼得淘寶、微信小程序不得不屏蔽“ChatGPT”關鍵詞搜索。

“迄今爲止,沒有任何一項技術,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裏席捲全球。”一位投資人感嘆。各界的熱情程度超乎想象,而最接近ChatGPT的互聯網大廠,無疑是狂歡的最中心。

百度前腳官宣要做ChatGPT,後腳就定下了名字——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 Bot,並表示三月份完成內測,面向公衆開放。這是李彥宏親自緊盯的項目,有消息稱,文心一言落地,首站將直接接入百度搜索,足以見百度對其的重視程度。

幾乎同一時間,阿里內測中的達摩院版ChatGPT提前曝光。據阿里巴巴一名資深技術專家爆料,該對話機器人目前已開放給公司內員工測試。從曝光截圖來看,阿里巴巴或將AI大模型技術與釘釘生產力工具深度結合。

而在上週,360創始人周鴻禕與搜狐創始人張朝陽對話時直言,ChatGPT可能代表着人工智能歷史上一場真正革命的開始,“如果企業搭不上ChatGPT這班車,很可能會被淘汰。

幾乎沒有人能坐得住。短短几天,京東宣佈推出產業版ChatGPT——ChatJD;字節、快手均已開展大規模語言模型研究;網易有道宣佈或將推出ChatGPT同源技術產品,應用場景圍繞在線教育;360公司計劃儘快推出類ChatGPT技術的demo版產品;脈脈上線類ChatGPT功能“萬能的脈友”;寺庫宣佈將ChatGPT與奢侈品業務結合,美股盤前暴漲超120%……一幕幕令人咋舌。

李彥宏、周鴻禕、王慧文、丁磊、林凡……幾乎半個中國互聯網圈裏的大佬都來了,所有人都在搶灘“中國版ChatGPT”。

而在遙遠的硅谷,這場戰役早已打得熱火朝天。

繼微軟、谷歌砸下重金投資ChatGPT及其相關公司後,兩家巨頭迅速實現了業務上的佈局。微軟推出集成ChatGPT技術的新版搜索引擎必應(Bing)和Edge瀏覽器。不久前,谷歌搶先推出名爲Bard的對話式人工智能服務項目,卻因Bard給出了常識性的錯誤答案,導致市值縮水1000多億美元。

互聯網已經很久沒有這樣的狂歡了。

過去一年,虛擬人、元宇宙、Web3等風口層出不窮,但最終都漸漸在市場上失去了聲音。Twitter、MetaLyft、Stripe、Salesforce等科技巨頭大規模裁員,All in元宇宙的Meta 股價暴跌,掌門人扎克伯格發表聲明致歉。裁員潮下,硅谷一片慘淡。

“全球的互聯網發展都到了瓶頸期。”有科技圈人士評價說。如今,巨頭格局基本奠定,隨之而來的是全球反壟斷盛行,靠瘋狂燒錢擴張搶佔用戶的時代已然過去,而在現有的業務中,不論是元宇宙還是Web3,概念往往比技術和生態設施先行。更新的商業模式與技術理念都還在探索中。這時候,ChatGPT的出現似乎印證着一場衝破桎梏的科技革命。

“ChatGPT的意義不亞於PC或互聯網的誕生。”這是來自比爾蓋茨的評價。

儘管網上一直充斥着謹慎的聲音,比如不少大牛認爲ChatGPT的技術原理並不新鮮,而且國內外技術相差不算大,很多大廠本身就具有開發“中國版ChatGPT”的能力。但它的出現,仍然引爆了科技圈。

無人阻擋這場瘋狂的高歌,就像《三體》中經歷大低谷時期後全人類的狂歡。不知五年、十年後回首今天這一幕,我們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