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斌)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海淀區社保中心獲悉,爲助力數字經濟發展,讓數據多跑腿、羣衆少跑路,海淀社保中心積極推廣網上業務辦理。截至目前,共梳理出101項社保業務實現網上辦理,包括85項參保單位社保業務和16項參保個人社保業務。將社保登記、徵繳、支付、轉移接續、社保卡等所有高頻業務事項的網上辦理內容、方式、時間進行分類整合,推進“不見面零跑腿”辦理新模式。

近日,海淀社保中心接到杜先生打來的感謝電話:“我按照咱海淀社保中心微信公衆號的辦事指南,在山東就辦理了個人賬戶的清算,太方便了!”原來,杜先生退休前在北京工作並繳納社保8年,因不符合在京退休條件,杜先生本人選擇辦理養老保險一次性清算業務。但是,他早就已經離開了北京,辦理個人賬戶清算就成了“心頭大事”,想着只能有時間再專門前來北京辦理。杜先生通過海淀社保中心微信公衆號瞭解到,海淀社保正大力推廣“不見面零跑腿”服務,將更多的業務事項納入了網辦範圍。於是,杜先生聯繫了原單位,按照公衆號發佈的網辦業務指南,通過網申服務平臺,將相關業務材料掃描上傳至“網上業務受理”模塊,通過海淀區的“零跑腿”服務,杜先生在申請的次月下旬順利收到個人養老賬戶清算款項。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爲助力數字經濟發展,讓數據多跑腿、羣衆少跑路,海淀社保中心積極推廣網上業務辦理。依託社會保險網上服務平臺“網上業務受理”模塊,進一步擴大網申業務受理範圍,推進“不見面零跑腿”辦理新模式,將社保登記、徵繳、支付、轉移接續、社保卡等所有高頻業務事項的網上辦理內容、方式、時間進行分類整合,共梳理出101項社保業務實現網上辦理,包括85項參保單位社保業務和16項參保個人社保業務。

據悉,參保單位可登錄“北京市社會保險網上服務平臺”辦理27項網申業務、31項網上受理業務和27項網上查詢業務,也可通過“北京市企業服務e窗通平臺”辦理職工增減員業務、信息變更及勞動合同信息採集業務。除了北京市社會保險網上服務平臺,參保個人還可通過北京通App、北京人社App、“掌上12333”App、支付寶、微信公衆號等手機端App、小程序辦理社保卡補換、定點醫院變更、社會保險轉移等16項個人社保業務。一點辦結、一鍵查詢、一刷即可,零材料、零跑腿、零等待、更便捷。

據海淀社保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爲配合業務經辦流程優化及受審分離經辦模式改革,海淀社保對窗口辦公系統進行了同步升級,新增線上組件流轉功能。參保人員僅需在一個窗口提交一份材料,對於當場能夠辦結的業務實現即時辦理,對於需後期複審的業務,通過線上組件模塊進行業務傳輸,後臺工作人員對業務進行審覈辦理,讓數據替代人員跑。

與此同時,海淀社保中心會根據參保人提交的材料生成辦事二維碼,辦事人員在現場留下材料離開後,隨時隨地可掃描二維碼實時查看辦事進度並選擇獲取結果方式,對於當場未辦結的業務可選擇快遞郵寄結果,真正做到了由“人員跑”到“數據跑”的轉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