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將大舉進軍線下!

文章來源:華爾街見聞

生鮮門店苦苦掙扎,亞馬遜依然堅定大舉投入。

儘管亞馬遜最近暫停了生鮮雜貨店的擴張計劃,並大舉關閉現有門店,但這絲毫未能影響亞馬遜對這一領域的執着。

當地時間週一,亞馬遜首席執行官安迪•賈西(Andy Jassy)向媒體表示,亞馬遜已準備好大力發展實體店,並將一系列失誤歸咎於疫情期間的非常態現象。

在實體店領域大幹一場

5年前,亞馬遜以137億美元收購了高檔雜貨商全食超市(Whole Foods) ,成爲該公司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收購交易。但5年來,這家電子商務巨頭並未像競爭對手最初擔心的那樣,顛覆美國價值1.6萬億美元的食品雜貨行業。

亞馬遜本月早些時候透露,亞馬遜已於上季度暫停了生鮮雜貨店(Amazon Fresh)的擴張,並關閉了部分“增長潛力低”的店鋪,公司因此在第四季度計提了7.2億美元的減值費用。

對此,賈西解釋說:

請記住,其中許多門店是在疫情最嚴重的時期開的,因此,我們沒有經歷很多正常的情況。

亞馬遜去年四季度業績報告顯示,自收購全食超市以來,亞馬遜實體店部門的收入僅增長了10% ,僅佔亞馬遜業務的3.4% 。

“我們只是還處於早期階段,”賈西說。“我們希望,2023年,我們將在實體店領域大幹一場。”

我們有着進行大量試驗並迅速完成的經驗。當我們找到我們喜歡的東西,加倍下注,這就是我們打算做的。

賈西表示,他對其線下食品雜貨業務持“樂觀”態度,但他認爲,“人們希望在購買之前真正觸摸和感受”食物。

長期以來,亞馬遜一直對外宣揚,要建立一個強大的食品雜貨部門。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於2021年2月宣佈辭去首席執行官一職時,他明確表示,自己仍將擔任“亞馬遜重要事業部門”的執行主席,食品雜貨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分析師表示,收購全食超市未能幫助亞馬遜食品雜貨戰略打好基礎,因爲商店運作模式不同,這些超市難以成爲當地的配送中心。

相反,亞馬遜開始瘋狂開設各種風格的商店,從街角小鋪大小的無人零售商店Amazon Go,到相對傳統的Amazon Fresh,不斷將線下門店玩出新花樣。

但目前,亞馬遜開設200餘家生鮮店的計劃只落實了幾十家,而其中一些原定開業的美國門店現在還空置着。

與此同時,亞馬遜配送業務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也十分有限,亞馬遜在美國對50美元以下的訂單收取9.95美元的快遞費,此前每筆雜貨訂單不低於35美元即可享受免費配送的服務。

亞馬遜不懂零售?

除了食品雜貨店,亞馬遜還關閉了其他類型的實體店,比如4-Star,只有在亞馬遜線上評級超過四星,或是那些雖未獲得評價但卻顯著受到消費者歡迎的商品纔會被選入這家店。

零售業分析師Neil Saunders表示: “他們實際上並不十分了解實體零售。”他暗示,亞馬遜還不足以打破美國消費者在老牌零售商那裏購物的習慣。

他們有“Just Walk Out”(無人收銀攝像頭系統)的技術,有智能手推車。很好,真的很有趣。但有多少顧客會說,“嘿,我要去某個地方購物,因爲他們有一輛智能手推車”?沒有人。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