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靜待美國即將公佈的1月CPI數據。

恒生指數一度調整1900點之後,港元再次觸及弱方保證,美元兌港元回到7.85水平。2月1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稱“金管局”)在市場買入42.23億港元,捍衛聯繫匯率制度。這是香港金管局自去年11月以來,時隔三個月之後首次買入港元。

業內人士認爲,美國就業數據理想,隨着美元匯率再次走強,港匯偏弱有可能維持一段時間,也要看即將公佈的美國1月CPI數據,進一步加息的力度,一旦香港資金流出就會導致港元同業拆息上升並且拉高資金成本,將會對港股產生一定壓力。

上一次金管局開始入市干預是在2022年5月12日,隨後大約半年的事件內,大部分時間美元兌港元都緊貼7.85水平,金管局頻繁買入港元干預,直到11月開始港股反彈,11月初隨着美元指數回落,港元才重新走強,但也沒有觸及7.75的強方保證。

玄甲基金CEO林佳義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市場之前預期復甦比較樂觀,但復甦需要更長週期,短期不如預期的細分行業數據不少,故而加大了短期全球資金重新調配及相關壓力。目前還處於美聯儲加息週期,進一步加息勢必繼續影響香港市場資金流和資產價格變化,預計3月、6月大概率都加息25個基點。

鑫鼎基金首席經濟學家胡宇表示,由於美聯儲加息的預期仍在,聯繫匯率機制下若被動加息則對港股不利。另外最近部分香港券商暫停開設港美股賬戶對港股也有短期影響,不過港股估值優勢仍在,考慮到今年中國經濟復甦動力較強,上市公司盈利提升空間較大。

博大控股非執行主席溫天納表示,金管局干預外匯市場是一個正常情況,港股之前創出反彈新高,隨後資金有一定流出,是否會導致金管局長期干預則需要繼續觀察利率走向,一般來說港元弱的時候,這種干預會比較明顯,資本市場也需要進一步整固。內地和香港的基本面依然在復甦,但外圍波動的情況在所難免。

東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付鵬表示,一旦匯率貶值到了弱方保證階段持續一段時間,美聯儲被“制約”到無法像市場預期的那樣去降息的話,也就是外部流動性無法實現,那麼隨着港股的上升,最終要鎖定過剩的港元流動性到市值上面,港股就開始了多空換手,港元拆借利率後期怕是還是再次的被提高,整個市場會倒過來在演繹一遍隨着港元拆借利率抬高,港幣從弱方保證迴歸一點,港股接着受港元流動性收緊承壓的循環。

中金公司分析師李昭表示,2月14日美國將公佈1月份CPI數據。自去年11月開始,美國通脹環比中樞大幅下移,市場交易寬鬆預期,股債商品黃金等資產明顯上漲。由於美國統計局上週修改了統計計算方法,CPI短期數據受到明顯影響。使用新的通脹數據,中金的模型預測美國1月核心和名義CPI同比增速分別爲5.5%和6.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