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行業內永遠不缺少傳言。日前,一則信達澳亞基金公司副總馮明遠即將離任、並跳槽至另一家公司的消息在業內流傳。

對此,信達澳亞公司今日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網傳的消息不是真實信息,目前馮明遠在管產品都在正常運作,前期卸任產品屬於公司的戰略安排,也是公司主動給其減負,不會對其它在管基金產生影響。

界面新聞記者瞭解到,早在2022年末,華南公募界就流傳“馮明遠即將離任”的消息。而去年開始馮明遠先後卸任了三隻基金,也讓這則傳聞看起來更有跡可循。

2022年7月,馮明遠卸任信澳精華的基金經理;今年1月13日,馮明遠卸任了規模超37億元的信澳匠心臻選基金經理;2月3日馮明遠又卸任了近20億元的信澳先進智造,變更爲由齊興方單獨管理

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4日,馮明遠共管理7只基金,總規模爲256.68億元,若算上辭任的3只產品,管理規模突破318億元。其管理時間最長的是信澳新能源產業,自2016年10月19日接任至今,回報率爲303.11%。截至2022年末,該基金規模爲108.36億元。

2月13日,信澳研究優選宣佈恢復大額申購。去年11月28日,該基金曾將單日單賬戶的申購額度控制在500萬元。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信達澳亞基金在管的公募基金規模爲896.63億元,其中非貨幣型基金規模爲745.71億元。從投資類型來看,混合型規模爲399.82億元,股票型規模爲135.69億元。也就是說,馮明遠在管的資金佔到了公司主動權益類規模的半邊天。

在管的資金規模越大,管理費收入也越高。信達澳亞基金股東之一,信達證券601059.SH此前披露的招股說明書顯示,2019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信達澳亞(包括專戶理財及公司)管理費淨收入分別爲9771.46萬元、3.11億元、6.88億元和4.69億元,且2022年上半年淨利潤爲4844.25萬元。

對於在管規模在千億以下的中小公募來說,一位市場知名的基金經理在產品宣發和持營、公司品牌方面能帶來無形的明星效應。從這個角度而言,信達澳亞不能沒有馮明遠,正如同泓德基金不能沒有鄔傳雁,諾安基金不能沒有蔡嵩松一樣。

不過,信達澳亞似乎已經開始嘗試擺脫對馮明遠的依賴。Wind數據顯示,2021年、2022年信達澳亞基金分別新聘基金經理11人、10人,最新基金經理數量達到27人。此外,除了主動權益類的產品外,公司也在發力債券類固收產品。

“現在行業內各家公募都在培養新生代,一般知名的基金經理就會以團隊領軍人物的身份出現,以老帶新,讓新生力量儘快成長起來。”華南某頭部公募內部人士表示。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