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勞動午報

日常生活中,手機已成爲人手必備的通訊和社交工具,充電寶也隨之成爲爲手機保駕護航的生活必需品。而由於質量原因或者使用不當,充電寶有時候也會成爲火災的導火索。怎麼做才能規避充電寶的安全隱患?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規範使用充電寶呢?聽聽消防專家怎麼說——

■小小充電寶緣何成了“充電爆”?■

充電寶什麼情況下容易起火?消防隊員做了兩個模擬試驗。第一個,在將充電寶固定好後,使用一個9公斤重的鐵球對充電寶進行重擊,受到撞擊後,充電寶出現變形,打開外殼,可以發現裏面的電池出現膨脹現象,沒多久就開始冒煙,緊接着,充電寶四周突然呈發射狀噴出火苗,火勢一下子變大,伴隨有大量黑煙,燃燒了半分多鐘才逐漸熄滅。

第二個試驗,模擬充電寶在充電保護線路失效之後,接觸金屬物品的情況下,會發生什麼?消防隊員在拆開一個充電寶後,先使保護線路失效,這時將銅線接觸到電池的正負極,瞬間銅線被燒紅,隨着溫度升高,連接處很快躥出火苗,將充電寶的塑料外殼燒着,火勢越來越大。

大興區消防救援支隊新聞宣傳科科長劉丙濤介紹說,充電寶的電池裏面是電解液,液體都存在一個氣化現象,一旦受到擠壓,電芯質量不好、活性太強的時候溫度會上升,導致氣化,容易發生危險。此外,充電寶使用不合格的電芯和電路板,引發危險的概率也會更高。

充電寶爆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散熱不足、高溫輻射 充電時放在被子、盒子等不利於散熱的環境,或者將充電寶放置於炎熱天氣、發熱機箱等高溫區域,可能引發充電寶的自燃爆炸。

過充 不可過分依賴充電寶的過充保護,已經充滿電還繼續一直插着充電器,這樣不但會減少充電寶的使用壽命,長期過度充電也有可能導致充電寶爆炸。

劣質的充電頭 劣質充電頭的質量無法保證,可能造成充電寶爆炸的情況發生。

外力破壞 外力的摔、碰、擠壓等,可能會造成內部零件錯位、電芯泄漏等狀況,從而引發充電寶爆炸。

鼓包 有些人認爲充電寶外觀稍有鼓起不影響充電,還在繼續使用。這樣的做法是非常危險的,充電寶外殼鼓包建議不要再使用。

頻繁使用 頻繁地使用充電寶,每天給充電寶充好幾次電,這樣會減少充電寶的使用壽命,造成爆炸的可能。

■謹慎選購充電寶■

記者在很多電商平臺搜索“充電寶”時發現,售賣充電寶的商家衆多,價格從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有“膠囊式”“超薄小巧”“超大容量”“超級快充”等衆多品類。劉丙濤提醒,市民在選購充電寶時,最好選擇鋰聚合物電芯的電池,安全性較高且壽命相對較長。

在購買時儘量選擇知名品牌,主要是考慮知名品牌廠家銷售量大,生產和產品質量都會有專業的品質控制和檢測機制。同時注意分辨真僞,按照包裝和說明書上的條碼、電話進行真假識別。一般充電寶生產企業在當地工商部門註冊後,都會在生產地的工商部門註冊有產品信息,通過網站或者電話可以查到註冊的信息,如果是仿製產品,雖能查詢,但是沒有產品信息或提示爲假的信息。

■規範使用充電寶■

劉丙濤介紹,市民在使用充電寶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對照說明書,檢查和調試各個配件與充電寶接口的連接情況,並進行相關的連接和測試。

其次,市民所購買的充電寶內部都儲存有一定的電量,可以進行試機或臨時應急使用,但最好先充電再使用。第一次充電要接220伏電壓,切記不要用筆記本、電腦等弱電壓充電,應按照說明書的要求時間充電。

使用充電寶時不要擠壓或者摔打,因爲外界的硬力不僅可能導致充電寶內部電路或器件損傷,更可能引發電池內部短路,從而導致着火或者爆炸。

不要在過高的溫度下放置、存貯或者使用充電寶,例如不要在汽車前擋風玻璃下面放充電寶,充電寶在過高溫度下可能發生自燃;此外,儘量不要把充電寶跟鑰匙等小金屬物件放在一起,避免由外部短路引發充電寶起火。在使用充電寶時,一旦發現溫度過熱的情況,要及時停止使用,避免發生危險。

□本報記者 周美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