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侯捷寧 見習記者 毛藝融

農副產品直播電商迎政策風口。2月13日,新華社受權播發的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深入實施“數商興農”和“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鼓勵發展農產品電商直採、定製生產等模式,建設農副產品直播電商基地。

天津大學新媒體與傳播學院院長、講席教授陸小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直播電商將農產品的生產者和消費者直接連接,讓農業產業與農產品生產者享受數字化帶來的價值增值,助力鄉村構建更有活力的新業態經濟。

“數商興農”工程、“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既是支持農村電商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鄉村振興的強基固本工程。

從政策面看,各地政策持續加碼,出臺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支持等細項政策推進“數商興農”工程。例如,寧夏商務廳2月8日發佈關於開展2023“數商興農年”活動的通知;去年10月份,山西商務廳表示,力爭用兩年時間培育100個鄉村e鎮,預計財政補助資金達14.7億元。

此外,不少地方已經走出“數商興農”的可持續發展路徑。例如,1月5日,上海市網購商會、上海商情信息中心在上海市商務委的指導下發布《2022年度上海市“數商興農”示範案例》,形成了銷量換產量、特色增花色、商路變出路的實踐經驗。

對此,陸小華表示,“數商興農”指明瞭農村電商發展的方向,配套政策支持有助於加快各地農村電商朝着規模化、產業化的方向發展。

陸小華建議,2023年各地要進一步改善農村直播電商基礎設施和營商環境,推出多項資金支持政策,比如對處於成長期的農村電商企業進行補貼等,爲農村電商的蓬勃發展提供保障。

“過去一年,抖音電商助力銷售農特產總訂單量達28.3億單,平臺新農人數量同比增長了252%。”抖音電商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2022年,超過5.6億個農產品訂單經由快手的直播電商從農村發往全國各地;過去三年,每年有超過2000萬人在快手獲得收入,其中很多來自偏遠地區。”快手電商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目前我們開設了食品加工廠來製作臘肉,帶動小金縣老鄉養殖生態黑豬,也在推進‘黑豬認養’模式,讓用戶在直播平臺上遠程看到黑豬生長過程,爲當地農戶帶來增收。”來自四川的快手三農博主“忘憂雲庭”張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對此,陸小華表示,直播電商平臺對推進“數商興農”工程意義顯著。

展望2023年,在“數商興農”工程的推進下,平臺企業如何進一步精準發力?抖音電商相關負責人表示,抖音電商將繼續通過專項助農活動、平臺貨品補貼、帶貨運營指導等方式,更有效率地爲農產品打開銷路,扶持更多優質新農人和農貨商家成長,助力鄉村實體經濟的穩定和增長。

“2023年,快手電商將會大力拓展原產地優質農產品,與當地供應鏈開展合作,同時制定流量扶持政策、推出配套線上營銷活動等,讓更多優質農副產品藉由直播間銷往大城市。”快手電商果蔬茶行業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建議,未來要加快對電商專業人才隊伍的培養,發揮電商的需求倒逼機制,推動農業經營方式轉變,促進高質量發展。同時要積極引導社會資本進入,提升農產品供應鏈水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