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證券日報

汪世軍

2月13日,新華社受權發佈的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必須堅持不懈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爲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政策是綱,綱舉則目張。中央一號文件不僅強調了“三農”的重要性,還明確了“確保糧食安全、防止規模性返貧,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三農”發展目標,更是爲鄉村振興提供了路徑、指明瞭方向——“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強化“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

中國當前面臨的“三農”問題,歸根結底還是“貧富”問題,集中體現在糧食安全、農民收入、農村環境三個方面。只有在供給層面解決了“貧”的問題,補足“三農”各領域存在的短板,才能讓需求層面實實在在地“富”起來。農業“富”起來,糧食安全就有了保障;農民“富”起來,就會有更強大的消費需求,對中國經濟穩增長、暢通國內經濟大循環起到積極推動作用;農村“富”起來,會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打下堅實基礎。

要想莊稼有好收成、農民有好收入,離不開春雨潤物,也少不了壯苗之肥。中央一號文件正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潤物春雨”,財政、稅收等方面的支農政策以及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就是助力鄉村振興的“壯苗之肥”。補足“三農”各領域存在的短板,離不開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

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健全鄉村振興多元投入機制。”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中央一號文件的“春雨”已經灑向農村的大地和農民的心田,“壯苗的肥料”也已蓄勢待發,農業蓬勃發展的春天還會遠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