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王方圓

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6日,42家A股上市銀行中,已有19家銀行披露2022年業績快報,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均取得正增長。其中,10家銀行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超20%,張家港行、江蘇銀行、蘇農銀行增速接近30%。

多家上市銀行還在機構調研中透露2023年“開門紅”情況,信貸投放規模高於去年同期。展望全年,業內人士認爲,伴隨經濟回暖,上市銀行業績有望繼續增長,估值修復可期。

中小銀行業績高增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已披露2022年業績快報的19家上市銀行以中小上市銀行爲主,業績表現亮眼。

其中,張家港行、江蘇銀行、蘇農銀行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高,逼近30%。數據顯示,2022年張家港行實現營業收入48.14億元,同比增長4.27%;歸母淨利潤16.88億元,同比增長29.50%。2022年,江蘇銀行實現營業收入705.70億元,同比增長10.66%;歸母淨利潤254.94億元,同比增長29.45%。

從股份行來看,招商銀行平安銀行也實現高基數下的高增長,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超10%。數據顯示,2022年招商銀行實現營業收入3447.84億元,同比增長4.08%;歸母淨利潤1380.12億元,同比增長15.08%。2022年,平安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798.95億元,同比增長6.2%;歸母淨利潤455.16億元,同比增長25.3%。

資產質量方面,各家不良貸款率和撥備覆蓋率較2021年末有升有降,整體表現穩健。其中,張家港行的不良貸款率較低,撥備覆蓋率較高。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張家港行不良貸款率爲0.89%,較年初下降0.06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爲519.71%,較年初上升44.36個百分點。

機構密集調研

在上市銀行密集“報喜”的同時,Wind數據顯示,1月1日至2月16日,共有蘇州銀行、杭州銀行等9家上市銀行迎來投資機構33次調研,機構關注重點包括信貸投放、資產質量等情況。

信貸投放方面,蘇州銀行表示,開年以來,市場主體信心修復,該行對公客戶信貸需求旺盛,各項貸款平穩快速增長。杭州銀行表示,該行2023年“開門紅”活動取得較好成果,1月份信貸投放好於去年同期,貸款增量同比增加約20%。展望2023年,杭州銀行預計全年信貸投放總量會高於2022年。

作爲商業銀行戰略轉型的重要抓手,中間業務收入也受到機構投資者關注。杭州銀行介紹,2022年該行在理財、託管等業務多元發展影響下,中間業務收入實現較快增長。不過,受2022年四季度以來債券市場調整對理財規模和投資收益的影響,2023年該行中間業務收入增長可能面臨一定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參與上市銀行調研的機構中,除證券公司、公募基金外,還包括銀行理財、保險資管、外資、私募基金等機構,類型多樣。例如,2月14日,橋水基金、貝萊德基金參與對蘇州銀行的調研。1月31日,泰康養老、泰康資管、中銀理財、中郵理財等參與了對杭州銀行的調研。

看好上市銀行基本面

Wind數據顯示,1月1日至2月16日,申萬銀行指數下降0.92%。但展望全年,業內人士對上市銀行基本面及股價表現充滿信心。

“1月信貸表現在總量和結構方面均好於市場預期,尤其是企業中長期貸款持續走強,反映積極的寬信用政策效果顯現。”東方證券研報稱,在政策持續發力、經濟溫和復甦等積極因素下,對後續信貸表現持樂觀態度。目前銀行板塊估值仍處於歷史底部。

“銀行板塊行情與宏觀經濟高度正相關,看好經濟修復背景下的板塊行情。”東海證券研報稱,在投資標的方面,更看好收入端具有中高增長潛力(規模增長較快、資產質量紮實)的中小銀行。

近期,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金融資產風險分類辦法》,對不良認定總體趨嚴。光大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峯表示,銀行自身實際承擔的風險並未發生改變,對優質上市銀行整體影響有限。

2月15日,銀保監會發布2022年四季度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情況。數據顯示,2022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2.3萬億元,同比增長5.4%;平均資本利潤率爲9.33%。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3萬億元,較三季度末減少83億元;不良貸款率1.63%,較三季度末下降0.02個百分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