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PC(個人電腦)業務起家的聯想集團,一直沒能擺脫的緊箍咒,就是公司業務對PC這一單一市場的依賴。然而,在PC市場隨着全球宏觀經濟開始“退火”的時候,非PC業務的營收佔比,卻歷史性地突破了40%的大關。

2月17日,聯想集團公佈了2022/23財年第三財季(2022年10-12月)業績。業績報告顯示,公司當季營收1086億人民幣,淨利潤31億人民幣,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PC業務在聯想集團,依然是頂樑柱性質的存在。

市場在推動聯想擺脫PC依賴,雖然是以一種陣痛的形式。“當然,我們也非常期待個人電腦業務能夠很快地恢復增長。”在財報發佈後的業績分析會上,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告訴包括新京報貝殼財經在內的多家媒體。與此同時,他也表示,自己很有信心,非個人電腦業務在集團總體業務中的佔比會進一步上升。

接下來,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聯想集團未來走向的,將是這40%的非個人電腦業務中,能否成長出一條成型的“第二曲線”,進而接過PC的接力棒。

上半年仍將消化庫存,PC行業恢復增長或將等到下半年

2022年,受全球經濟形勢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消費電子行業可謂是“哀鴻遍野”。從手機到PC,絕大部分廠商都面臨出貨下降,庫存高企的挑戰。在楊元慶看來,庫存積壓程度並不能及時反映市場消費需求情況。

“如果把疫情前的2019年作爲基數100%,從設備激活量來看,2020年實際增長比較快,增長15%左右。但實際出貨量(廠商出售給渠道的量)增長只有7%,這相當於是把渠道的庫存都消化掉了,造成了供應短缺。從設備激活量來看,2021年的實際需求並沒有增長,基本上持平。然而,從實際出貨量來看,2021年實際需求比2020年增長了15%,達到了2019年的125%左右。”楊元慶表示,從激活量的真實需求來看,去年下半年的下滑只有5%到6%。但是過去的庫存積壓使得出貨量下滑了15%以上。直到去年年底,激活量和出貨量基本上趨於平衡,比2019年要高5%到8%的水平。

楊元慶表示,聯想預期,2023年PC的真實需求將與上年持平,也就是依然會比疫情前水平要高5%到8%,但是出貨量可能需要一兩個季度去消化庫存,所以全年出貨量會比前一年繼續降低5%。“但這個降低的5%是不均勻的。第一季度可能會降得比較多,第二季度IDC(一家國際市場分析機構)的預測可能是-7%,第三、第四季度就會恢復增長。”也就是說,總體來看,PC消化庫存的進展可能還會持續一到兩個季度。

“未來我們還是看好整個PC市場的,因爲疫情期間大家養成的使用習慣使得PC的滲透率在整個全球範圍內、尤其在中國,都會有比較大的上升,所以總體上我們對這個市場是很樂觀的。”針對PC市場更長時期的行情,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劉軍表示。

劉軍強調,整個PC市場在過去的三年確實因爲疫情、供貨的一些原因,有一些庫存大小上的調整和變化,但是從長期的監測數據來看,無論是全球市場還是中國市場,客戶對PC的使用時長以及整個PC的使用量都是在增長的。“當短期的庫存消耗干擾因素去除以後,聯想無論是在市場份額、市場地位還是盈利能力上,都顯示了非常強大的韌性,我們都在擴展領先優勢。”劉軍說道。

ChatGPT大火背後,聯想已是全球最大的高性能算力提供商

“我們的多元化增長引擎正在發力,運營韌性持續創造價值,良好的財務流動性確保着企業的穩定健康,圍繞新 IT技術創新所做的持續投入,正在爲聯想集團打造新的核心競爭力,有信心實現可持續的盈利性增長。”楊元慶表示,“儘管挑戰重重,淨利潤率翻番的中期目標仍然是我們的承諾。”

而在財報會上,他也重申,基礎設施方案業務和方案服務業務都會高速增長,下個季度會像上個季度一樣繼續高速增長。“這些多元化的業務能夠有效抵消個人電腦業務的下降。”楊元慶表示。

而在這些多元化業務當中,兩個支柱已經逐步顯現,分別是ISG(基礎設施解決方案業務)和SSG(方案服務業務)。

財報分析會上,楊元慶被問到了最近大火的ChatGPT。他指出,ChatGPT其實是建立在很大的算力的基礎上面的,也就是更高性能計算的基礎上的。“在這個領域裏,聯想的確有我們自己的優勢,在全球前500個高性能計算機中,聯想建造的就有180多臺,可以說我們是全球最大的高性能算力提供商。”楊元慶表示,以ChatGPT爲例的AIGC(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生成內容)的爆火,將帶來算力需求的爆發式增長,聯想作爲領先的基礎算力和人工智能算力提供商,將在未來持續受益。

而在這部分業務的業績表現上,最新這個財季,ISG實現營收203億人民幣,同比提升48%,連續第三個季度創歷史新高。運營利潤實現3.1億人民幣,同比大增156%。細分業務中,聯想服務器成爲全球第三大服務器提供商,季度營收同比增長35%。高利潤、高研發密度的軟件業務營收同比增長52%,存儲業務營收實現同比增長345%,均創歷史新高。

而行業研究機構Gartner的分析數據顯示,預估到2025年,全球服務器市場規模將達到1350億美元,邊緣計算設備市場將達到370億美元,而存儲設備市場將突破350億美元。隨着雲計算市場的進一步細分,行業雲將成爲雲計算領域的下一個主場,到2027年,超過50%的企業將使用行業雲平臺來加速其業務計劃。對聯想而言,全球ICT基礎設施升級的步伐或將持續推動其基礎設施解決方案業務的發展。

高利潤與高增長並存,聯想瞄準萬億級IT服務市場

與基礎設施並駕齊驅的,是SSG方案服務業務集團。財報顯示,SSG方案服務業務集團本季營收達到13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3%,創歷史新高。運營利潤同比增長12%,運營利潤率達到20.2%。各細分業務領域都再次實現了高增長和高利潤的齊頭並進,非硬件驅動的解決方案和服務業務營業額在SSG整體業務中的佔比達到了53%的歷史新高,其中運維服務業務營收增長97%,接近翻倍。

“在聯想集團以服務爲導向的轉型下,我們SSG的業務持續保持增長的趨勢,已經連續第七個季度實現強勁增長。旗下的三大業務都有非常好的增長勢頭。”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方案與服務業務集團總裁黃建恆在業績分析會上表示。

黃建恒指出,三大業務中首先是圍繞硬件的附加服務。隨着產品組合的持續優化以及服務能力的提升,本季度聯想在全球PC服務的滲透率達到了新高。其次,全球客戶在經濟環境充滿挑戰的情況下,對於數字轉型、IT服務的投入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再者,在解決方案業務這塊,聯想加大了在以聯想IP爲主的解決方案投資,可以靈活地使用在不同行業、場景裏,爲客戶提供價值的同時,也能增加服務的黏性,從而提升盈利能力。

全球IT服務市場的中長期預測顯示,IT服務這個萬億級的市場仍將保持穩步增長,2025年前的年複合增長率預計達到9.4%;預計到2025年,雲和本地數據中心以及邊緣計算的運維服務將以7%的複合增長率快速增長,混合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將會越來越普及。與此同時,包括智慧教育、智慧零售、智慧城市和智能製造在內的垂直行業解決方案及服務市場,將以接近雙位數的複合增長率強勁增長;另外,高技術含量的服務業務依然存在較大機遇,如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市場預計在2027年前將維持28.6%的複合年增長率。

不過,這些高利潤與高增長並存的行業,同樣也是全球和中國科技巨頭都在發力的方向。如何能夠在這些新領域“虎口奪食”,將考驗聯想在技術和服務上的積累。“第二曲線”從數量到質量的成型,纔是聯想擺脫PC依賴的根本所在。

編輯 徐超

校對 趙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