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物局牽頭起草的《北京博物館之城建設發展規劃(2023-2035)》(徵求意見稿),於近日公佈並公開徵求意見。《規劃》明確了“兩軸四區多點”規劃佈局,提出到2025年,北京市博物館總數量超過260座,實現每10萬人擁有1.2座博物館;到2030年,北京市博物館總數量超過360座,實現每10萬人擁有1.6座博物館。

亮點1

構建“兩軸四區多點”空間結構

根據北京“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結構,《規劃》要求,全面梳理北京的歷史、文化資源的空間結構與特色,挖掘整合北京城市功能與空間發展潛力,搭建全域活態博物館的空間框架,形成博物館之城2條空間軸線、4大政策分區和多個城市重點文博區的“兩軸四區多點”空間結構。

何爲“兩軸四區多點”?《規劃》指出,“兩軸”即中軸線及其延長線、長安街及其延長線2條博物館之城的關鍵空間軸線。具體而言,以故宮—天安門地區爲基點,南北方向強化中軸線的空間秩序和統領地位,串聯奧林匹克公園周邊地區、南中軸地區等博物館集羣。東西方向塑造長安街國家禮儀形象,串聯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東館)和永定河文化博物館等地標性博物館。

“四區”即核心區、示範區、創新區和協調區4大政策分區。《規劃》指出,推動東城區、西城區建設博物館之城核心區,充分發揮首都功能核心區的引領作用。支持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通州建設博物館之城示範區,發揮示範效應。指導順義、大興、昌平、房山及經開區建設博物館之城創新區,結合新城建設,重點是創新並優化空間與功能的組織模式。引導門頭溝、平谷、懷柔、密雲、延慶建設博物館之城協調區,重點是提煉整合文化資源,補足短板集中建設,體現城市與生態協調發展的新理念。

“多點”即重點文博區。《規劃》要求,在博物館及城市文化資源高度富集的地區規劃建設一批特色鮮明、亮點突出、功能互補、配套完善的博物館之城重點文博區,以帶動上下游產業及城市功能發展爲目標,充分發揮博物館的品牌影響力、文化輻射力、人流吸引力、消費帶動力,推動城市更新,促進產業發展,帶動居民就業,成爲北京博物館之城的基礎單元和重要支柱。

亮點2

支持將故宮、國博等納入“世界一流博物館創建計劃”

按照全域博物館建設的總體要求,《規劃》要求,進一步健全優化博物館體系,實施“5511”計劃,重點培育5家“世界一流博物館”、50家“卓越博物館”、100家特色中小型博物館、一批類博物館,着力構建“佈局合理、結構優化、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的城市博物館體系。

其中明確,支持將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首都博物館5個博物館納入“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館創建計劃”,完善服務保障措施,積極將其塑造成爲代表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引領行業發展的世界一流博物館,打造首都文化地標。

實施“卓越博物館扶持計劃”,重點支持50家左右符合首都氣質、首善標準的央屬博物館、市屬重點博物館或高品質非國有博物館,納入“卓越博物館”名錄,按照“一館一策”的要求建立專門的對接服務機制。

實施“中小型博物館成長計劃”,培育一批“小而美”的地域文化特色博物館,孵化和培育100家左右反映古都文化、紅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創新文化的特色中小型博物館。《規劃》指出,針對其中的非國有博物館制定專項幫扶制度,加大對購買服務、項目補貼、以獎代補等方式的扶持力度,推動出臺針對社會力量興辦博物館的土地、稅收等優惠政策。

對於具有部分博物館功能、尚未達到登記備案條件的“類博物館”,《規劃》明確,開展“類博物館”登記管理試點,制定出臺“類博物館”登記管理制度和評估標準,支持一批符合條件的“類博物館”掛牌開放。鼓勵以民間收藏、民俗文化爲主題的小型收藏館、展示館建設,使“私家珍藏”走向“社會共享”。

《規劃》還對博物館數量提出了階段性要求:到2025年,全市博物館總數量超過260座,實現每10萬人擁有1.2座博物館;到2030年,全市博物館總數量超過360座,實現每10萬人擁有1.6座博物館;到2035年,全域活態博物館基本形成,各類博物館(包括類博物館文化空間)總數量超過460座,實現每10萬人擁有2座博物館。

北京如何建設建設優勢

截至2021年末,北京市共有204家備案博物館。

●質量等級

全市共有一級博物館18家,二級博物館10家,三級博物館11家,國家一級博物館數量居於全國首位。

●藏品總數

“十三五”末,全市博物館擁有藏品總數已達1625萬件(套),居全國第一位。

發展目標

●2030年目標

北京博物館之城“佈局合理、結構優化、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的基本格局初步顯現,“兩軸四區多點”規劃佈局基本確立,北京大運河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東館)、中國長城博物館等一批代表首都綜合形象的歷史、文化和科技博物館基本建成,併成爲北京的城市地標。到“十四五”末,全市博物館總數量超過260座,實現每10萬人擁有1.2座博物館。到“十五五”末,全市博物館總數量超過360座,實現每10萬人擁有1.6座博物館。

●2035年目標

全域活態博物館基本形成,“兩軸四區多點”示範引領作用更加彰顯。實現每10萬人擁有2座博物館,各類博物館(包括類博物館文化空間)總數量超過460座。

●展望2050年

北京博物館之城金名片的影響力全面彰顯,對“首都風範、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的城市特色形成重要支撐,博物館文化資源薈萃雲集,文化產品精彩紛呈,人民羣衆文化創造活力充分釋放,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更加彰顯。

信息來源:《北京博物館之城建設發展規劃(2023-2035)》(徵求意見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