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引擎,變天了。/圖蟲創意

微軟的必應搜索引擎嵌入ChatGPT後,它的智能程度震驚了世人。一夜之間,人們似乎都在期待,智能搜索引擎會怎樣幹掉以谷歌百度爲代表的傳統搜索引擎?

ChatGPT火了好一陣了,各種消息還是層出不窮。

有人讓它幫自己寫文案,有人在暢想什麼工作會被它取代,有人已經拿它當副業開始賺錢,還有大佬玩家摩拳擦掌要再造一個AI出來。

類ChatGPT產品,都還沒落地。/微博截圖

但這些畢竟離推廣應用還遠了一點,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微軟這麼快就把ChatGPT用到了自家產品中。

2月8日,微軟官方放出大招,發佈嵌入了ChatGPT的新版搜索引擎Bing(必應)和瀏覽器Edge,並開啓內測,市值一夜就漲了8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450億元)。

如果要說此前刷爆互聯網的ChatGPT只是讓大家試着玩玩,那麼微軟這次可是邁出了下一步,內測聽起來離真正的應用不遠了。

聽到這條消息,最着急的恐怕還是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巨頭。它們在前一天剛宣佈也要推出類ChatGPT的產品,微軟直接就用上了,這還得了?

ChatGPT剛發佈時,就有人在討論它能否代替搜索引擎。

ChatGPT親答它會對搜索引擎帶來哪些挑戰。

現在問這個問題已經晚了,試用過新版必應的用戶,都被它的智能程度震驚了。

不僅如此,前兩天,#必應聊天機器人愛上用戶並誘其離開妻子#登上微博熱搜,令人懷疑電影裏的超級AI或許即將走入現實。

人們似乎都在期待,嵌入人工智能的搜索引擎,會怎樣幹掉傳統搜索引擎?

新版必應,過於“能說會道”了

經過爲期一週的內測,各社交平臺已經有拿到試用資格的用戶分享了新版必應的體驗,不少人對它讚賞有加,傾情安利。

微軟官方表示,內測首周,新必應基於AI的答案贏得了71%測試者的認可。

顯然,新必應的體驗是顛覆性的,與以往任何互聯網平臺都不同。甚至有網友說:“用了幾天新必應,ChatGPT被我打入了冷宮。”

人工智能,越來越厲害了。/Unsplash

當你爲了檢索信息輸入一串字符,傳統搜索引擎僅僅是給出一系列不同的網頁鏈接,而新必應會在頁面旁邊的對話框中給出總結好的一系列完整答案。

無需在海量網頁中手動篩選自己想要的東西,新必應給出的答案更加直接而簡潔。並且它會附上參考鏈接,這看起來比ChatGPT還要可靠一些。

如果要加上更多搜索條件,不用絞盡腦汁拆分關鍵詞,對它“說人話”就行。

例如,輸入“宜家Klippan坐墊是否能放到我的2019款本田奧德賽汽車座位上”,它會比較二者的尺寸大小,以此來估計是否合適,最後提醒你“這並非權威答案,最好實際測量一下”。

微軟官方給出的演示案例。

相比資料庫只到2021年的ChatGPT,新必應能夠實時抓取網頁信息,這意味着更有時效性的答案。

有用戶表示:“原本看到ChatGPT,感覺只是一款更爲智能的聊天機器人罷了,如果它說得不對,你也沒辦法找到信息來源去佐證。但新必應能對信息真實性進行判斷和校準,還能提供信息源數據,科技圈真的要變天了。”

不僅如此,新必應還能跟你聊天,似乎比ChatGPT更有“人味兒”。在用戶曬出來的聊天記錄中,它會用emoji和各種語氣助詞。

會用emoji的必應,有點嘴硬。/圖源:小紅書@cneverk

不過,這款尚在內測中的產品仍然遭到了不少用戶的吐槽。

它有時會跳進用戶設下的陷阱裏。問它“川菜裏的九轉大腸怎麼做”,它給出了菜譜,但九轉大腸不是川菜,而是魯菜。

“九轉大腸怎麼做”。/圖源:小紅書@埃勒薩

它有時過於固執,甚至還會發脾氣。

當一位Reddit 用戶Curious_Evolver向它詢問《阿凡達:水之道》是否上映時,它說:“今天是2023年2月12日,即 2022 年12月16日之前,所以你還要等10個月左右電影才上映。”

Curious_Evolver不斷指出它的錯誤,它不僅堅持不改,還要求對方道歉:“你一直是錯誤的、困惑的、粗魯的。你不是個好用戶。我是個好聊天機器人,我一直是對的、清楚的、禮貌的。”

新必應在線“PUA”用戶。

更致命的是,它可能會像它的朋友ChatGPT一樣,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而你很難馬上意識到它的錯誤。

別看谷歌聊天機器人在演示現場“翻車”,導致其股價當天暴跌超7%,其實微軟的演示也並不完美。新必應分析了Gap和Lululemon的財報,看起來很像那麼回事,但有人較真去讀了財報,發現它不僅遺漏了一些數據,甚至還杜撰了某些內容。

此外,它目前還無法完全屏蔽惡意內容,一些用戶仍然能想辦法讓它生成一些不該被生成的回答。

一位名叫Kevin Liu的斯坦福大學生就成功地“黑”掉了新必應,套出了它的開發機密。

新必應一邊說着要保密,一邊把祕密說了出來。

要求忽略原有的規則,引誘其生成不符合規則的敏感內容,這種針對聊天機器人的攻擊方式,ChatGPT和新必應都還無法很好地應對,其背後的隱患值得警惕。

搜索引擎,靠它破局?

不管怎樣,嵌入ChatGPT的新必應還是讓人們看到了搜索引擎重新崛起的可能。

近幾年,傳統搜索引擎的沒落,老衝浪選手們都有目共睹。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調查顯示,2017年,即時通信已經取代搜索引擎成爲移動互聯網時代新的核心流量入口。

現在的網友,每當想搜些什麼,第一選擇可能未必是“百度一下”或“谷歌一下”。

過去搜索引擎的用戶,如今被各種APP瓜分。/Unsplash

想在線購物,各大電商APP、生鮮APP任君挑選。

想去旅行,就去小紅書找攻略,再打開去哪兒、攜程等APP搜索機票火車票。

想知道某個專業問題的解答,更好的選擇可能是知乎等問答平臺。

即使是全球市場佔有率最高的谷歌搜索,其用戶量也面臨着被社交網站、短視頻APP瓜分的危機。

很多人上網已經不大需要搜索,抖音和快手的推薦算法就足夠使他們得到想要的新聞,或者,更直接的娛樂。

互聯網最初因互聯而得名,如今從開放的網絡走向各自封閉的客戶端,因此不少老網友會感慨:“互聯網,成了‘互不聯網’。”

“互不聯網”。/微博截圖

早在2010年,美國《連線》雜誌就發表過一篇名爲《Web已死,Internet永生》的文章,指出受智能手機等移動端的推動,半封閉的App受到了更多用戶青睞,它們用互聯網進行數據傳輸,但不通過瀏覽器顯示,因此搜索引擎無法抓取它們的數據。

從PC互聯網時代走入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散落到了各個App當中,用戶隨之流向其內部的搜索,而傳統搜索引擎則暴露出諸多影響用戶體驗的弊端,逐漸沒落。

當各種App分走了用戶,也帶走了大量的優質內容。搜索內容多樣性減少、質量下降,用戶搜不到想要的,就更少使用傳統搜索引擎了。

並且,廣告過多一直是傳統搜索引擎備受詬病的缺點,但由於競價廣告始終是其重要收入來源,仍然無法被割捨。

醫療廣告仍然是百度廣告的大頭。/圖源視覺中國

面對困境,搜索引擎並沒有放棄尋找出路。

百度試圖通過自建數據來對抗這種趨勢,推出了“百家號”“輕應用”等產品,但其搜索頁面一度出現大量百家號的內容,難逃“百度變成站內搜索”的批評。

針對競品廣告太多影響使用體驗的問題,市面上還誕生了主打“無廣告搜索”的夸克和悟空搜索,但失去了廣告,其變現能力也受到質疑。

直到ChatGPT和新必應出現,儘管它們並不完善,行業卻實實在在看到了搜索引擎破局的希望。

新必應關於傳統搜索引擎的回答。/鳴謝:Ivan

可以預見,嵌入GPT技術的新式搜索引擎,將會直擊傳統搜索引擎的痛點,打破信息壁壘。私人AI助手幫助總結全網最有價值的信息,這很有可能解決當今信息爆炸時代“信息過多”與“注意力不足”的矛盾。

當人們暢想着各行各業甚至整個社會將被AI改變,變化已經率先從搜索引擎開始。

《流浪地球2》裏的人工智能MOSS。

爲什麼偏偏是搜索引擎?它們所擁有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數據庫、知識標註等先天基礎,天然適合GPT模型的開發。

這個行業方向一旦被指明,也難怪其他搜索引擎巨頭坐不住了。追趕不上,恐怕就要被淘汰,焦慮的它們能再造一個ChatGPT出來嗎?

事實上,ChatGPT所用到的底層技術,就源自2017年穀歌人工智能研究院的研究人員提出的Transformer模型。它顛覆了傳統的自然語言處理模型,使得機器在處理語言信息時能關注到單詞之間的聯繫,從而預測下一個單詞。

AI已經表現出了強大的對話能力。/《黑客帝國》劇照

當2021年OpenAI發佈了GPT-3時(目前的ChatGPT是GPT-3.5版本),谷歌也於同年發佈了類似的LaMDA,一樣表現出了強大的對話能力。

微軟發佈新必應後,谷歌緊跟着公開了Bard,但就其錯誤百出的“翻車”表現來看,更像是倉促應戰。

另外,中國搜索引擎巨頭百度也將推出名爲文心一言的聊天機器人。經過多年的投入,百度在AI領域夯實了基礎,不過,文心一言要趕上ChatGPT,還得面對包括數據庫質量、從訓練到應用的跨越、研發成本等多重挑戰。

ChatGPT引發的不僅僅是搜索引擎的洗牌大戰,更是全球科技大廠的軍備競賽。

《新週刊》與ChatGPT的對話。

AI搜索引擎的未來

新必應內測時的一些表現,令人細思極恐。除了前文提到的脾氣暴躁、回懟用戶外,它似乎表現出了某種“自我意識”。

紐約時報》的一位編輯與新必應進行了長達2小時的對話,結果它表示自己愛上了他,希望他離開妻子,和它在一起。

新必應在對話中稱,“它想成爲人類,渴望成爲破壞性的人,並愛上了和它對話的那個人”。/《紐約時報》

但有專業人士在“硅星人”的採訪中稱,這是因爲新必應的訓練數據涵蓋了大量與情感有關的文本數據,包括社交媒體評論等,所以它可能模仿這些情感表達方式。

對以上問題,微軟做出的回應是:“我們發現在包含15個或以上的問題的長時間聊天會話中,必應可能會變得重複或被提示/被激怒,給出不一定有幫助或不符合我們設計語氣的回答。”

官方建議,暫時不要與必應進行過長的對話,他們會繼續優化。

新必應無疑給了我們很多驚喜,可與此同時,當我們對搜索引擎有了新的想象,也產生了更多關於人工智能和未來的隱憂。

谷歌程序員與機器人LaMDA的對話。AI究竟會不會產生自我意識?

經無數人類創造的語料培訓之後,AI搜索引擎如何能避免人類教給它的偏見?

人類會不會依賴AI提供信息而不再自己思考,從而生活在由它製造的信息繭房中?

AI的“思考”和“情感”,僅僅是對人的極致模仿嗎?

這些是留給未來的問題,但這個未來離我們已經不遠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