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能可(GLNCY.US)創立以來,前首席執行官Ivan Glasenberg總是傾向於收購而非自建項目來推動公司發展。Glasenberg曾在2017年表示:“這家公司不信任新建項目。”20年來,他通過收購礦業集團Xtrata和農業巨頭Viterra等其他公司,創建了這個全球第四大的礦業公司。

而如今,在這個全球能源危機的持續發酵帶來轉型機會的背景下,外界猜測,該公司很可能會進行另一筆大型收購交易。

得益於可觀的煤炭利潤,嘉能可擁有自十多年前上市以來最強勁的資產負債表。截至2022年底,該公司的淨債務僅爲7500萬美元,較2013年底的358億美元峯值下降了99%。去年,該公司調整後的核心利潤增長了60%,達到創紀錄的341億美元。其中一半(179億美元)來自煤炭開採。

儘管嘉能可爲收購設定了160億美元的淨債務上限,但該公司現在有足夠的資金來追求一個重要的目標。在與美國司法部和其他當局就行賄和洗錢問題達成和解,支付了超過10億美元的罰款後,該公司還可以使用其股票進行收購。簡而言之,嘉能可有錢可花。如果不是現在,又會是何時?

Glasenberg的繼任者Gary Nagle充分意識到這一機會,並表現出同樣的交易意願。在上週與投資者的一次會議上,他接二連三地表示“我們希望進行併購”、“這是我們DNA的一部分”、“這家公司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併購的基礎上的”。不過,Nagle和他的前老闆一樣堅稱,他不會爲了收購而收購,這必須以合適的價格達成合適的交易。

與此同時,這位於2021年上任的高管表示,通過擴大現有礦山(即所謂的棕地項目)或建設新礦山(即綠地項目),這家大宗商品礦商兼交易商自身擁有巨大的增長潛力。但如果在2025年之前都沒有新增產能,公司利潤只能通過更高的價格來實現增長。這說明,在沒有新增產能的情況下,嘉能可只能押注於另一場將煤炭價格推上更高水平的能源危機。從歷史角度來看,雖然煤炭價格仍然處於高位,但在2023年初,該價格已經大幅下跌,在過去45天裏下跌了一半。

礦領域或許是首選目標

那麼,嘉能可會對收購哪些資產更感興趣呢?首先,嘉能可曾表示,它看到了小規模交易的價值,比如每筆10億美元的交易,但它對收購美國鋁業(AA.US)這樣的大型鋁業公司不感興趣。

不過,嘉能可向投資者表示,該公司在智利、祕魯、剛果民主共和國和阿根廷有四個大型項目,如果銅價上漲,公司可以從中獲利。

因此,銅很可能會是嘉能可的首選目標。大約在兩年前,嘉能可曾與泰克資源(TECK.US)進行了詳細的合併談判。雖然最終未能達成協議,但在分析人士看來,收購泰克資源對嘉能可來說還是最有意義的。其中,協同效應是顯而易見的。泰克資源是智利Quebrada Blanca銅礦的主要股東,該銅礦距離嘉能可自己的Collahuasi銅礦僅有幾英里。另外,泰克資源持有祕魯Antamina銅礦的股份,嘉能可也持有該銅礦的主要權益。泰克資源還有一個與嘉能可的煤炭部門相適應的對應業務。加上債務,這家加拿大礦業公司的市值接近225億美元,相比之下,嘉能可的市值接近800億美元。而由於沒有淨債務,嘉能可可以消化這筆交易。

到目前爲止,這家由Keevil家族以雙重股權結構控制的礦業公司有其他方面的計劃,但如果Keevil家族將其掛牌出售,很可能會引來嘉能可極力避免的競購狂潮。即便如此,已經嘗試過一次的嘉能可肯定會再次競購。這也不是該公司第一次參與拍賣,嘉能可曾擊敗了美國競爭對手Archer-Daniels-Midland Co.,收購了加拿大谷物交易商Viterra。

而除了泰克資源之外,有吸引力的目標數量則越來越少。例如,美國銅礦商麥克莫蘭銅金(FCX.US)的價格太高;加拿大礦商First Quantum Minerals Ltd.正忙於與巴拿馬政府爭奪一項關鍵資產的控制權。其他一些公司似乎規模太小,無法起到作用。

雖然嘉能可的高管們常常會對競爭對手不願出售而抱怨,進而停止收購交易,但事實上,真正阻礙交易的是金錢。而在如今,嘉能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第一次有了談判的資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