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電廠獲悉,威馬已在一些部門口頭通知本月開始執行減薪,從2月開始只發放2022年11月第一輪降薪之後的25%月薪資。每個月的25日是威馬的發薪日,若按照這個方案執行,威馬的部分員工在2月只能領到降薪前月薪資的17.5%。

威馬並沒有完全進入全員停薪留職的狀態。在上海,仍有少數量的員工正常到辦公室打卡上班,不過,幾乎沒有人有實際的工作需要執行,因爲威馬包括工廠生產和銷售在內的業務幾乎陷入完全停滯的狀態。屬於研發總部的成都還維持着最低限度的運轉。位於北京太陽宮冠捷大廈的辦公室因爲拖欠租金和物業費已經被貼上封條。

威馬已經長時間未付供應商款項,導致核心供應商斷供,因此位於溫州和黃岡的兩座工廠幾乎已經完全停止生產。受到生產停滯的影響,全國各地的威馬門店也陷入了停止運轉的情況,無車可賣。

威馬資金困境加劇,主要原因是自身虧損巨大,造血能力有限,且最近獲得的外部貸款沒有到賬。

就在1月12日的時候,港股Apollo智慧出行集團有限公司(下稱“Apollo”)發佈公告,宣佈對威馬達成戰略併購。同時,在Apollo的擔保下,威馬獲得了三筆借貸,分別是來自於澳門一家銀行的2.5億港元,正威國際的5億元人民幣以及雅居樂集團的15億港元。威馬可以隨時獲得這三筆錢以用於運營資金的補充。

同一天,威馬創始人、董事長沈暉在個人微博借用電影《芙蓉鎮》的一句臺詞:“活下去,像牲口一樣活下去。”但實際上,威馬的處境已經極度困難。

首先,威馬原計劃通過三筆過橋貸款,維持借殼上市前的基本運營。但實際上,威馬並沒有拿到這三筆貸款。有內部人士猜測可能是Apollo和威馬在審計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問題,導致擔保方撤銷了擔保,從而導致貸款無法到賬。

威馬融資能力很強,在港股遞交IPO招股書前,威馬累計融資在350億元左右,遠超過上市前的小鵬、理想和蔚來。但同樣的,威馬在資金使用上也存在一些問題。

基於威馬的官方社區智行App,威馬CFO畢仕宇一直推動智慧停車項目。兩位曾支持該項目的人士透露,畢仕宇在威馬資金緊張大多數項目都停滯的情況下,仍拿到了2000萬元預算,並在未訂立合同的情況下,向乙方公司喜泊客支付了近400萬預付款。但當時威馬的資金鍊已經處於比較緊張的情況。

這一項目在2022年10月1日上線。電廠此前獲取的一份日報數據顯示,智慧停車上線後的一個半月內,覆蓋的10個停車場車位預約次數僅爲9132次,車位使用次數累計爲6788次,總使用時長爲3450小時。結合智慧停車的訪問次數和威馬智行App的新增註冊用戶和活躍用戶數據,該項目的拉新作用並不明顯。

還有一些威馬員工不滿的是,威馬衝擊科創板IPO失敗後,2022年6月1日,再次嘗試上市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上市一波三折之際,畢仕宇仍決定給上市的團隊發放獎金。

2月17日,威馬發表一份聲明,否認內部出現“財務部門擅自立項”一事,並強調財務部門是無權審批結款千萬級的項目,最終的審批權都在CEO手中。對於智慧停車項目,威馬否認智慧停車項目“依靠黃牛刷單”,聲稱這是“具有戰略意義”的項目,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認可,且目前在內部仍有數據可追溯。

當下的實際情況是,威馬很難再從三個出借方獲得貸款資金。威馬原本的計劃是利用這筆過橋貸款支撐至反向收購上市完成,然後利用上市募資償還貸款並實現後續的運營。在目前看來,這一計劃遇到了障礙,正因爲如此,威馬不得不將手上的資金拆開並以月爲單位規劃使用,這也是威馬決定每個月只發降薪後25%薪資的原因之一,且近一步縮減各部門預算,延遲發放此前的裁員補償。

“威馬還是希望能用現有的資金熬到上市完成。”一位知情人士說。

不過,威馬的上市計劃仍有可能遇到阻礙。阻力來自內部,威馬聯合創始人、首席運營官侯海靖和沈暉正在討論把威馬分拆。一位知情人士說,這個討論可能最早在2022年9月發生,後來沈暉推動Apollo併購威馬以實現借殼上市,關於威馬分拆的討論暫時停止。不過,這一討論最近又開始了。

在威馬,侯海靖掌握造車關鍵的環節,從整車研發到車機系統再到銷售,他均有涉及。原來負責銷售、渠道的威馬聯合創始人陸斌和負責車聯網的威馬CTO閆楓甚至因此陸續離職。

四川省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支持可能會成爲侯海靖尋求拆分威馬的有利因素。2022年12月20日,威馬汽車科技(四川)有限公司發生多項工商變更,註冊資本由此前的1.7億元增至5.2億元,新增股東綿陽安州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投”),持股67.31%成爲威馬四川公司的最大股東。安投是綿陽市地方國企和四川省財政廳共同持股的企業。

2023年1月10日,根據成都市人民政府平臺發佈消息,成都與深圳正威(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及系列項目合作協議。協議中提到,正威集團將在成都經開區建設新能源汽車全球總部和生產基地。侯海靖和高級副總裁陳國海也參加了簽字儀式。

正威集團不向威馬提供貸款,但不意味着完全停止與威馬的合作。如果侯海靖可以順利推動威馬的分拆,掌握了位於成都的整車車聯網和自動駕駛研發,加上正威的資金支持,項目仍可順利推進。此外,根據此前Apollo的公告,上市的威馬資產只佔總資產的80.93%,剩餘的國資部分的資產繼續保留在國內,電廠瞭解到,位於溫州和黃岡的兩座工廠就屬於國資的部分。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