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實

標着“初級農產品”的藥材,被直播間誇大爲能治多種疾病的“神藥”;身着白大褂的老人,配合着主播在一旁稱藥、打包;將醫療詞彙拆分重組成新型營銷話術,以躲避違禁詞審查。近期,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一些養生類賬號活躍在網絡直播平臺,違反國家規定暗中或違法“行醫”,真假難辨,擾亂市場秩序,給消費者和患者帶來危害。(2月21日《新華每日電訊》)

在菜市場擺攤售賣自制藥品、在電視上“違背祖宗決定”獻出“祖傳祕方”、在黑診所裏冒充專家坐診開方、團伙分工線上線下一體實施醫療欺詐……這些都是“神醫”“神藥”的傳統做法。相比之下,“神醫”“神藥”寄生於網絡直播間,在直播帶貨的掩護下,非法行醫大行其道,是一種全新的做法。

醫療欺詐也在創新,這是值得警惕的現象,尤其要看到,這些新騙術具有更強的欺騙性。主播口中的“囊什麼腫、息什麼肉、疙裏疙瘩、鼓裏鼓包”等詞彙,分別對應囊腫、息肉、結節、甲狀腺腫大等醫藥類術語;額頭熱熱的、嗓子咳咳的、阿嚏阿嚏的,則代指發燒、咳嗽、打噴嚏等症狀,在新冠疫情流行期間,還容易讓人想到新冠感染症狀。此類用詞雖然奇葩,卻能躲避平臺的違禁詞審查。

此外,站在主播身邊穿着白大褂的老人雖然一言不發,卻能起到“此處無聲勝有聲”的暗示作用,讓網民誤以爲老人就是資深中醫,其手裏擺弄的農產品就是中藥。但主播並不直接說破,只說“初級農產品”確實是“中中”配方,老師也是“醫醫”。農產品與“神藥”、老農與“神醫”可以暗自切換,進而渾水摸魚,讓人防不勝防。

民衆對一系列新做法沒有防騙經驗,因此更容易上當受騙。揭開其遮羞布,露出其醫療欺詐的本質,方能幫助民衆儘快提升辨別與防騙能力。民間對於食藥同源存在一些誤解,誤認爲可以入藥的農產品被當做藥品銷售無可厚非,但無資質人員在直播間公然銷售藥品,無論其“馬甲”多麼華麗,也都涉嫌違法。多掌握一些醫藥知識與法規,不迷信民間祕方、偏方,直播間的非法行醫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網絡直播成爲“神醫”“神藥”行騙的工具,直播平臺責無旁貸。醫療欺詐有善變的手段,平臺監管就要有不變的慧眼和高超的自淨能力。比如既然平臺違禁詞審查難以發現不斷變換的暗語代稱,動態更新違禁詞、暢通網民舉報渠道等做法,就應該及時補位。建立主播黑名單制度,讓有過醫療欺詐污點的主播無法改頭換面再次行騙,方能避免“神醫”“神藥”再次進犯、屢禁不止。

在萬物皆可直播的時代,打擊非法行醫更應及時更新觀念、改換方式,將監管的觸角伸進直播間,鼓勵知情者大膽舉報,加大懲戒力度,讓監管不力的平臺付出更大的連帶代價,建立區域協作監督機制等,才能快速適應網絡直播跨區域、隱匿性強等特點,將直播間“行醫”亂象扼殺在萌芽狀態。供圖/視覺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