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家

打造更加舒適怡人的自然環境,讓好天氣成爲每一個人的“生活背景板”。

生態環境部最新通報顯示,今年1月,168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中,京津冀各城市全部退出全國城市空氣質量後20位名單,而且河北張家口入列全國空氣質量最佳前十。北京市則入列最佳前20。這是一個可喜的變化。

成績的背後是最近這十多年來不斷努力的結果,是北京長期推進空氣治理的縮影。衆所周知的是,北京的空氣質量受到京津冀周邊環境的影響較大,京津冀能不能整體改善就顯得至關重要。令人欣喜的是,在區域聯動的一體化措施之下,京津冀的空氣質量保持了同步提升。

以河北爲例,2022年河北空氣質量顯著改善,今年1月份繼續向好,張家口更是入列今年1月168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最佳前十。天津市的數據則顯示,2022年的PM2.5濃度爲37微克/立方米,也較2017年累計改善40.3%。

取得這樣的成績很不容易。要改善空氣質量,人們就必須在短期效益和長遠利益之間做出取捨,要下定決心進行能源結構和發展模式調整,真切認識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做出對子孫後代負責任的選擇。

於是我們看到,各項措施都開始穩步推進:北京市大力壓縮煤炭使用,1998年煤炭消費總量達到2800萬噸,到2020年全市燃煤總量壓減至135萬噸;河北省實施重點城市空氣質量“退後十”行動,加強重點城市污染治理和重點行業結構調整力度;天津則通過深化燃煤、工業、揚塵、機動車和新建項目污染“五控”治理爲抓手,探索總結出一套治污減排的“天津模式”……

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伴隨着力度空前的環境整治開始發力,京津冀的藍天白雲終於成爲了常態。空氣質量的改善並不只是一串串數字的變化,而是“肉眼可見”的,每一個人在舉手投足間都能感受到由此帶來的生活質量提高。這也是京津冀協同空氣治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的重要原因,治理措施的正向效果是向全社會蔓延輻射的。

同時,也要謹記行百里者半九十,雖然當前成效顯著,但空氣質量提升的空間依然存在,環境整體改善也必然是一個長期工程。

因此,我們還需要繼續大力推進藍天保衛戰,制定、落實更加科學規範的治理措施,鞏固來之不易的成果,打造更加舒適怡人的自然環境,讓好天氣成爲每一個人的“生活背景板”,讓人們真正實現“詩意地棲居”。

□夏研(媒體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