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天百商場內,消費者正在購物。

韓 峻攝(中經視覺)

消費品行業正迎來需求釋放。京東數據顯示,2023年春節期間,手機通信、家用電器和醫療保健的成交額佔比提升明顯,“兔”年主題珠寶首飾銷量同比增長超10倍,預製菜成交額同比增長超6倍。唯品會數據顯示,2023年春節期間,戶外桌椅的銷量同比增長690%,運動手套銷量增長102%;女式外套銷量增長32%,運動羽絨服銷量增長近40%。

2022年,面對新冠疫情等多重超預期因素衝擊,消費品工業聚焦實施“三品”戰略主線,聚力保障醫療物資和重要民生產品主責,聚心謀劃做實行業高質量發展主業,全力以赴穩增長、促發展、保供給、惠民生、補短板、擴消費,行業運行總體保持平穩,呈現出動力強、韌性強、根基強的特點,規模以上消費品工業佔全部工業20.3%的資產,完成24.8%的營業收入和26.9%的利潤總額。

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着經濟發展形勢全面向好、疫情防控政策持續優化、居民消費預期逐步恢復,預計今年消費品工業穩步恢復的基礎將更加牢固,行業運行整體將好於2022年。

創新引領提質升級

新春伊始,方太智能廚電未來工廠呈現一派盎然生機,年後返工開工率達98%。全自動化的生產線、智能化的物流輸送系統、通道上奔跑的AGV(搬運機器人)高效協同、全線聯動,奏響工廠的復工交響曲。

近日,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公佈2022年第二批浙江省“未來工廠”名單,方太成功入選。據介紹,基於“技術創新”與“協同創新”的協力驅動,方太未來工廠助力萬元產值成本下降5.25%,人均每班生產效率提高22.29%,能源綜合利用率降低14.33%,產品研製週期縮短24.75%。

2022年,在廚電市場整體下行的環境下,方太集團卻實現了逆勢增長,全年營收達162.43億元,同比增長4.86%。疫情期間營收累計增長48%。

“創新始終是方太增長的第一動力,2023年我們將繼續堅持創新引領。”方太集團副總裁孫利明告訴記者,在做強主要廚電品類的同時,新的品類也會同步發力。在保持原有廚電品類增長的基礎上,確保方太在廚電領域的高質量增長,進一步發揮“雙集”(集成烹飪中心和集成竈)和“雙洗”(水槽洗碗機和嵌入式洗碗機)優勢。圍繞空氣、水和烹飪科技三大領域,將不低於5%的營收投入科研,對重大項目研發投入不設限,推動基礎科研的縱深發展,讓創新力能夠在基礎科研方面有更多支撐。

賽迪顧問消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消費電子品牌集羣副祕書長餘德彪認爲,2023年,家電行業格局將進一步優化,中高端智能家電產品需求加大,其中新興小家電行業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有望成爲我國家電市場重要增長點,並朝着時尚化、健康化、智能化等方向發展。

“從整體來看,更新迭代和提質升級是未來我國消費升級的重要增長方向,醫療保健、交通通信以及個人護理、消費電子、家電、寵物消費等非剛需消費品將有較大增長空間,食品、服裝、傢俱等實物消費以產品更新換代、降本增效、提質升級爲主要內容。”餘德彪說。

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

2022年,爲積極應對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工信部等部門加強統籌謀劃和政策協同,《“十四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數字化助力消費品工業“三品”行動方案》《關於推動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相繼出臺,消費品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加快構建。“三品”全國行、紡織服裝“優供給促升級”、網上年貨節、“雙品”網購節、喫貨節、孝老愛老購物節等一系列促消費活動紮實開展,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得到鞏固增強。

何亞瓊表示,過去的一年,消費品工業發展更具有含“新”量。產業、消費雙升級步伐加快,產品供給結構持續優化,新業態、新模式對消費貢獻度不斷提高。冬奧經濟帶動冰雪運動器材銷量激增。功能性老年服裝服飾、智能化日用輔助產品、安全便利養老照護產品等產品種類不斷增多,能更好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的消費需求。智能家電、縫紉機械、燃氣竈具、非織造布等領域的一批科技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過去的一年,消費品工業發展更具有含“數”量。消費品工業數字化賦能步伐明顯提速,智慧設計、柔性製造、供應鏈協同等關鍵環節的集成創新和融合應用能力大幅增強。個性化設計、柔性化生產在更多行業得到大力推廣,C2M電商、興趣電商由平臺經濟向實體經濟融合滲透。2022年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達11.47萬億元,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提升至26.1%,其中,“喫”“穿”“用”類商品網上零售額持續擴大,同比分別增長16.1%、3.5%、5.7%。

過去的一年,消費品工業發展更具有含“綠”量。綠色消費正成爲新時尚,綠色節能家電、環保家居產品、可降解塑料等熱度攀升,成爲消費市場熱點。紡織服裝領域,能夠大幅減少水污染的無水染色技術加速推廣應用,以低能耗、可降解、可循環再生等爲特點的綠色纖維獲得市場青睞。家電行業節能環保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空調、冰箱、洗衣機等主要家電產品能效穩步提升。原料藥產業綠色低碳發展能力明顯提高,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水平大幅提升。

過去的一年,消費品工業發展更具有含“金”量。企業品牌意識不斷增強,向品牌要效益、要價值的競爭格局逐步形成。消費品文化賦能已成爲一種產業發展趨勢,“國潮”“國風”蓬勃興起。全產業鏈穩定性及整體競爭力不斷增強,高附加值產品佔比穩步提高,超過100種消費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紡織、家電產業整體實力已居世界領先地位。中國消費品品牌國際認可度持續提升,12個品牌入選“2022年世界品牌500強”榜單,佔我國入選品牌總數的26.6%。59個品牌入選“2022年亞洲品牌500強”榜單,佔我國入選品牌總數的24.2%。

將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2023年春節期間,預製菜行業又迎來爆發式增長。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預製菜市場規模達4196億元,同比增長21.3%。日前發佈的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將預製菜寫入其中。

“2023年餐飲持續復甦,將帶動預製菜、速凍食品、調味品等需求釋放,行業將迎來恢復性反彈。特別是預製菜行業將會出現爆發式增長,隨着餐飲連鎖化趨勢及消費者便捷、多樣化的消費習慣形成,2023年預製菜在餐飲行業的滲透率將進一步提高,預計超過30%,市場規模將超過6000億元。”餘德彪說。

2023年,疫情對生產規模的影響逐步消退,我國消費品行業整體將處於穩中向好的狀態,消費品行業生產預計將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但不同行業預計增速有一定差異。

餘德彪預計,2023年,消費電子市場滲透率穩步提升,仍將實現正向增長。隨着5G基礎設施的建設、廠商增加其產品類型以及運營商加大支持力度等助力,5G個人電腦和平板電腦的出貨量將出現爆發式增長,增速預計將超過20%;5G智能手機的出貨量佔比將達到六成以上,其中5G摺疊屏手機有望從小衆走向大衆。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軟硬件加速成熟,2023年有望迎多龍頭入場,在遊戲行業率先崛起。

輕工業“內循環”支撐力強勁,但“外循環”仍然承壓。隨着地產政策放鬆,作爲房地產後週期行業的家電行業,特別是部分渠道前置化的行業,例如廚電、衛浴等,市場需求有望增加,特別是水電氣暖相關智能家居設備出貨量將同比增長17%。此外,家裝行業的復甦也會帶動一定的消費。而與內銷相比,海外市場面臨消費需求下降、訂單轉移海外工廠等諸多影響因素,出口市場仍然將承壓。

何亞瓊表示,2023年將着力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着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持續保持重點醫療物資生產供應能力,推動出臺促進生物製造、原料藥、紡織、特色食品、工藝美術等行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發揮好消費品工業推動實體經濟穩定發展的基礎作用,發揮好消費品工業對增進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保障作用,發揮好消費品工業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的支撐作用,打造強韌的消費品工業經濟體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