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曾劍    每經編輯 陳俊傑    

2月23日,“第三屆川渝民營企業家合作峯會暨第五屆企業家天府年會”在成都舉行,數百位全國企業家、川商代表聚集成都,關注川渝、共話發展。會上,川商總會會長、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在主題演講時表示,我國正處於經濟轉型並邁向現代化國家的關鍵時刻,實體企業應該建立起以科技發展爲主要推動力的未來觀;新希望集團作爲“一條大船”,不僅要跟上趨勢還要引領潮流,爭取航行得更穩、更遠,“我們要拼未來,要創希望”。

對於上述目標的實現,劉永好指出,新希望集團要在覈心技術上不斷實現突破,掌握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產業發展主動權;新希望集團未來將堅定不移做數字化再造的積極參與者,在這一輪產業互聯網過程中,公司要成爲引領者之一,在數字科技領域要走在前列。

“只有加速科技創新,才能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劉永好說,當前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國際局勢也越來越複雜,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實體產業鏈條上任何一環出現問題,都“牽一髮動全身”。只有通過加速科技創新,才能提升企業乃至中國在產業鏈中的不可替代性,才能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劉永好特別提到,今年是新希望集團創業的第41個年頭,四十多年來,公司一直堅持以農牧食品爲主業,“未來我們仍會一直堅持以農業、實體作爲主業毫不動搖,並且堅決做得更好、更精”。

在具體路徑上,劉永好表示新希望集團一直鍥而不捨的集中力量攻堅“卡脖子”難題。比如建設具有自有知識產權的本土育種體系,建成全球首個肉鴨仿生消化能動態數據庫,在種豬全基因組技術領域也取得了重大進展。

會議間歇,劉永好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採訪,他提到,其最近同一些四川民營企業家進行了一系列的交流溝通、走訪座談,“大家都明顯感覺:活力在恢復,信心在增強,投資的意願也在增加”。

對於即將召開的2023年全國兩會,“老委員”劉永好表示,這些年來他的提案基本圍繞“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建設”這三大方面進行。今年仍然會提出相關有針對性的建議建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