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北京銀保監局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北京銀保監局人身險處副處長芮楠介紹該局推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發展情況。

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芮楠首次披露一組數據,自2022年11月25日人社部宣佈個人養老金制度啓動實施,短短三個月,北京轄內有22家銀行機構上線儲蓄存款、銀行理財、商業養老保險及公募基金等個人養老金產品,8家保險機構上線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約190萬戶,繳存資金超過38億元人民幣。

首推網約車司機

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計劃

據介紹,自2022年3月1日北京市開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以來,截至2022年末,北京共有11家保險公司推出了12款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累計投保人次達5.73萬人次,保費規模約7.54億元,人均保費約1.32萬元。

據芮楠介紹,北京銀保監局特別聚焦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的養老保障需求,積極引導試點公司推出專屬產品。如推出“網約車司機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計劃”,每人每月僅需繳納不超過300元的保費,網約車司機及其家人便可獲得視頻醫生、健康測評、實時掛號等多項增值服務,爲網約車司機及家人的健康、養老提供保障。

目前,北京地區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投保超過4萬人次,約佔北京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投保人數的72%。

政保合作形成

“爲老”服務新模式

目前北京地區開展了老年人專屬意外險、失獨家庭綜合保障兩個政保合作項目,通過向老年人、失獨老人等補貼保費,以風險保障代替財政資金的直接、定向補貼,在實現政策向弱勢羣體傾斜的同時,通過聯合籌資模式有效減輕政府及老年人、養老(助老)機構的負擔,真正實現以少量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金,合力提高政策覆蓋面和保障水平。

截至2022年末,老年人專屬意外險保障人數達25萬人,提供保額329.57億元;失獨家庭綜合保障承保9.6萬人次,累計理賠超過2億元。

長期護理保險試點

已覆蓋46.19萬人

目前,北京已在石景山區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以該區重度失能人員日常基本生活照料和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所需服務爲保障內容,以實物形式提供相應的護理服務。

在石景山區試點中,北京銀保監局指導商業保險公司做好包括組織失能評估,護理機構的資格准入、考覈評價,護理費用結算,以及政策宣導、人員培訓等在內的各項經辦工作。

截至2022年末,試點已覆蓋46.19萬人,累計爲3731名重度失能人員提供日常基本生活照料和醫療護理服務,支出費用1.12億元,對提升失能人員及其家人生活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

個人養老金方面,截至2023年1月末,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已從首批的7款擴容至13款,產品類型從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擴充至包含養老年金、兩全保險等形態,均可享受相關個人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其中12款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已落地北京。

下一步,將積極推動轄內保險機構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穩步推進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養老保險公司商業養老金試點等,形成具有北京特色的試點成果,推動其在全國範圍內共享推廣。

文/本報記者  藺麗爽  統籌/池海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