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楊 潔

2月23日,《證券日報》記者瞭解到,國家外匯管理局跨境金融服務平臺銀企融資對接應用場景於2月20日在深圳等10省(市)開展首批試點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中信銀行等多家銀行分支機構已成功落地首筆業務。

爲進一步加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幫助中小企業拓寬融資渠道,國家外匯管理局藉助區塊鏈技術搭建銀企“面對面”融資溝通橋樑,爲企業提供更加市場化、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在跨境金融服務平臺推出銀企融資對接應用場景。目前,該應用場景已在江蘇、山東、廣東、陝西、重慶、浙江、福建、深圳、青島、寧波等10省(市)開展試點。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金融科技時代,通過尋找有效的接觸點打造金融場景是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方式。跨境金融服務平臺銀企融資對接應用場景有助於提高銀行服務相關客戶的效率,讓客戶獲得更好的金融支持。

記者瞭解到,外貿企業可自行或聯繫銀行開通跨境平臺銀企融資對接業務,向一至三家銀行發佈融資需求。銀行通過跨境平臺對接企業,在獲得企業授權後,銀行可查詢真實可靠的企業跨境信用數據,增信支持企業融資,豐富和完善外匯領域信用體系。

《證券日報》記者從農業銀行獲悉,農行深圳龍崗支行2月20日在跨境金融服務平臺爲深圳某出口企業完成8000萬元融資授信受理、信用信息查證、授信額度登記等,標誌着該項試點首筆業務在深圳順利落地。此外,中國銀行福建轄內泉州、漳州、莆田等地分支機構,在試點首日累計爲11家企業在平臺“銀企融資對接”應用場景下受理融資授信業務,總金額超1億元。建設銀行珠海橫琴分行也成功落地合作區首筆跨境金融服務平臺銀企融資對接試點業務。

中信銀行南京分行在系統開通當天爲無錫一家外貿企業成功辦理銀企融資對接,成爲江蘇首批成功完成跨境服務平臺新場景試點的銀行。中信銀行南京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場景的試點應用,打破了信息壁壘,優化了業務流程、加大了科技賦能,積累了創新經驗,在涉外企業融資需求與銀行金融服務之間架起一座‘信息橋’,爲企業融資提供了更多便利。”

婁飛鵬表示,目前來看,跨境金融服務還存在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對銀行的專業能力等有更高要求。這也說明金融機構需強化對經濟金融形勢的研究,做出前瞻性判斷,爲外貿企業提供多種金融服務;同時,金融機構需要強化數字技術手段應用,發揮數字金融優勢,減少銀企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滿足外貿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還要圍繞外貿企業具體融資需求做好產品創新,提高客戶體驗滿意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