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於2月13日發佈。面對食品消費不斷升級,糧食需求剛性增長,以及國際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等挑戰因素,《意見》對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作出全面部署,針對主糧、大豆和漁業等具體保險領域提出明確要求。而農業保險作爲農村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現代化農業的基礎性保障工具,在全方位夯實糧食根基的大局中,重要性進一步凸顯。

助力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隨着近年來三大主糧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迅速鋪開,農業保險進入高保障階段。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提出,要全力抓好糧食生產,逐步擴大稻穀、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範圍。

雨水節氣過後,天氣漸暖,冬小麥陸續返青。此時依據苗情、墒情,及時灌溉、追肥、除草、滅蟲,是小麥能夠多成穗、成大穗的關鍵。爲了保障今年“中原糧倉”的小麥順利生長,中華財險河南分公司對承保區域內的冬小麥連續開展多輪遙感監測,每輪遙感覆蓋面積超過700萬畝。對於監測出的長勢欠佳的地區,公司邀請農技專家到田間地頭,爲灌溉、施肥等工作提供技術服務,一對一指導農戶採取有效的增產措施。

近年來,爲提升農業保險保障水平,滿足鄉村振興多層次的保險保障需求,河南省持續推進小麥、玉米、水稻三大主糧作物完全成本保險縣域全覆蓋。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河南省糧食總產量爲1357.8億斤,新增49億斤,佔全國增量的66.3%。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農村保險研究中心副主任任金政表示:“通過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能夠平抑農戶收入波動,使其對未來現金流形成較爲穩定的預期,有助於農戶的持續經營和擴大再生產。”

農業保險讓投保農戶擺脫了“望天收”的擔憂與無力,即便遭逢“風不調雨不順”的年景,也能實現旱澇保收。中再產險總經理張仁江表示:“2022年,在新冠疫情、極端災害以及國際糧價劇烈波動等不利影響下,我國糧食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實現了逆勢豐收,這其中離不開農業保險提供的堅實保障。”

數據顯示,去年我國農業保險爲1.67億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5.46萬億元,承保主要農作物達21億畝,約佔全國播種面積的84%,承保農作物品種超過210種,基本覆蓋我國主要糧食作物和糖料、油料、生豬等主要大宗農產品。去年全年實現農業保險保費規模1192億元,同比增長23%;其中,中央財政撥付農業保險保費補貼434.53億元,同比增長30.3%。農業保險支農、惠農、富農、強農作用進一步發揮。

“保險覆蓋面上,當前保險行業已基本實現主糧險種在主產省份的全覆蓋,但由於各地財政狀況和政策支持力度不同,覆蓋質量有所差異。在部分地區,完全成本保險等高保障產品的覆蓋面相對較低,物化成本等低保障產品仍居主流,大豆等油料作物高保障產品仍處在試點階段。”在張仁江看來,部分地區非主糧及其他農產品的保險保障存在缺口,擴大覆蓋面潛力巨大。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還提出要完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實施好大豆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試點。“這意味着大豆產業的保障水平將大幅提升,每畝保險金額從200元提高到500元至600元。在大豆作物遭受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及價格波動等風險時,能切實平滑生產和經營的雙重風險,穩定農民收入,進而提高大豆產業的穩定。”中華保險相關負責人介紹,中華保險去年在內蒙古和黑龍江試點開展大豆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爲2400餘戶豆農種植的58萬畝大豆,提供了超過3億元的農業風險保障;全年累計爲1000餘戶豆農支付保險賠款1624萬元。

大豆是我國進口量最大的農產品。爲提高大豆自給率,保障我國大豆油料供給安全,去年以來,各項大豆種植鼓勵政策接連落地,多地掀起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熱潮。“玉米不減產,白撿一茬豆”,對於這種具有獨特生產優勢的複合種植模式,各地也同步創新開展了配套的複合種植保險試點,目前尚處於摸索狀態。

築起水產養殖“避風港”

我國是世界第一水產養殖大國,是世界上主要漁業國家中唯一養殖產量超過捕撈產量的國家。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對漁業高度重視,並提出“鼓勵發展漁業保險”。

在浙江出產的牡蠣,數象山一帶爲佳。但要想把飽滿肥實、肉質鮮甜的牡蠣從海洋牧場順利端上百姓餐桌,卻不是件容易事兒。它們對水溫水質、海水鹹度、養殖密度、運輸時間等條件極其敏感,容易發生病害或死亡等情況。其中,養殖戶最怕的還是風浪,小風浪會擠碎蠣殼,大風浪會直接把浮標網箱從海里甩到岸上。牡蠣養殖所用的浮標、纜繩、網箱等價值不菲,這意味着如果當年受災嚴重,不僅會血本無歸,還會造成來年復產需要大量啓動資金。

去年9月,颱風“梅花”就對象山紫菜、牡蠣養殖戶造成了極大損失。中國太保產險象山支公司迅速投入防災減損和查勘理賠,爲承保的28600畝紫菜和2000畝牡蠣賠付超600萬元。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牡蠣養殖氣象指數保險已列爲寧波市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險種,牡蠣養殖戶投保該保險可享受保費50%的財政補貼,大大減輕農戶參保費用壓力。當氣象站點測到的風速達到保險合同約定的數值,牡蠣養殖戶就可以根據條款約定獲得賠償,相當於爲颱風季牡蠣養殖撐起了“防風罩”。

近年來,保險業不斷豐富產品供給,開發了漁民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僱主責任保險、漁船財產保險、水產養殖保險、特定水域政策性漁業保險等險種,有力支持了漁業發展。但長期以來,我國水產養殖保險仍存在發展瓶頸,面臨保險公司承保積極性不高,但水產養殖對保險的市場需求卻一直比較旺盛的矛盾局面。

據介紹,發展面臨瓶頸的原因,一方面是海洋牧場養殖成本高、週期長,面臨風暴潮等極端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遠高於內陸,且災害頻發。缺乏防災減損手段,對災害的人工干預能力差。另一方面,則是因爲其純風險損失率高,經營情況波動性大,且農業保險作爲準公共產品,業務發展具有高度政策依賴性,保費缺乏財政補貼,就難以形成規模。此外,涉海承保操作難度大、查勘理賠成本高、出險原因及損失情況鑑定困難,也制約了水產養殖保險的發展。

中華保險相關負責人認爲,我國水產養殖保險業務發展緩慢,廣大養殖生產者抵禦風險的能力較弱。漁業保險的內涵和外延還有待準確界定,且目前水產養殖保險尚未被納入中央財政補貼範圍,只是在一些水產養殖資源較豐富的地區被列爲地方特色農產品保險,總體業務覆蓋面仍很低。

從經營模式來看,當前我國水產養殖保險的經營模式有商業保險模式和互助保險模式兩類。今年2月份,中國銀保監會正式批覆同意中國漁業互助保險社成立,由其來代替漁業互保協會承接包括水產養殖保險在內的漁業保險業務,標誌着我國漁業保險專業化經營進入新階段。

科技驅動風險減量服務

災難面前,防勝於賠。如今,保險行業不僅僅扮演着災後保障者的角色,還在探索做好防控減災的預警工作。去年10月下旬,中華財險在北京市大興區的冰雹預警及防範項目正式落地,爲一家生態農業公司選取了10畝密植桃地搭建防雹網作爲冰雹防範試驗,減輕了農戶的災害損失。

2021年9月份,中華財險北京分公司和北京市氣象局共同開展了“北京市農業保險冰雹災害風險識別及防控應用”項目,利用北京市氣象局的專業技術和科技力量,結合北京市近10年的冰雹災害發生情況,利用先進的雷達探測和地面觀測技術,探明北京地區冰雹災害空間分佈精準識別和冰雹災害時空分佈風險評估,從而提供行之有效的冰雹災害防控技術方案,在高風險承保區域試點開展防雹網技術應用。

防雹網是選擇具有一定抗衝擊性、透光性良好、耐風化、無污染、重量輕、易搭建的白色菱形專用網,在災害季節使用壽命達到5年以上。在本次試點的種植園內,以一重一輕兩次冰雹計算,防雹網可將損失降爲零。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這項防雹網搭建項目預計可在今年汛期發揮重要作用。中華財險北京分公司表示,接下來將根據試點情況,通過與農戶共建、尋求政府財政補貼等方式,降低防雹網建設成本,擴大重災區的防雹網覆蓋面積,爲農險減損增效提供有效手段。

風險難以避免,損失真實存在,只有做好農業領域風險減量,才能保障農民收入,促進鄉村振興。其中,保險機構通過開展風險減量服務,主動介入客戶風險管理,降低事故發生概率。“運用科技提早預警防範一些重大災害的發生,有助於保險機構、經營主體和地方政府部門積極採取預防性措施,降低災害對農業生產的衝擊。”任金政介紹,目前,保險機構已經在相關領域積極展開實踐探索,例如針對小麥條鏽病、林業病蟲害的提前介入性防治,通過氣象干預的方式減小冰雹顆粒度,增加排澇措施等。

我國的農業風險管理體系以事中控制風險和事後風險管理爲主,對於事前風險防控的重視程度相對不足。中國農業風險管理研究會發布的《中國農業風險管理發展報告(2022)》指出,在自然災害預警系統方面,我國的衛星技術、氣象預報技術、地球遙感技術、地質災害監測技術及信息技術等已比較先進,但這些技術系統互不隸屬、各自爲戰。同時,在農產品市場預警方面,我國目前有關農產品的生產、需求、庫存、進出口和市場行情,以及國外農業政策等方面的信息蒐集、整理、發佈和反饋體系還遠遠不能適應風險管理工作的需要,農業風險預警體系有待完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