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2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表示,國資委和中央企業將持續用好重組整合這個重要抓手,加快國資佈局優化和結構調整。

關於下一步的重組整合究竟是以專業化整合爲主,還是產業化整合爲主的問題,翁傑明表示,專業化整合和產業化整合是互聯互通、互相促進,不能夠截然分開,兩手都要抓,兩個方面繼續相互促進。

他指出,一方面,繼續大力推進中央企業和地方國企內部的專業化整合,把橫向相應的產業通過整合實現“一企一業、一業一企”,提高企業集中度,增強集約化管理。另一方面,要大力推進產業化整合,這就意味着要立足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不僅要在央企和國企內部,還要突破現有領域,向全社會各類所有制企業張開雙手,用市場化的方式進行股權合作,共同推動國家的現代化產業發展。

國資委主任張玉卓在當天的發佈會上表示,國資委和中央企業將突出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堅持“一個目標”,用好“兩個途徑”。其中,堅持“一個目標”是要堅持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用好“兩個途徑”分別是提高核心競爭力以及通過優化佈局調整結構來增強核心功能。

針對“兩個途徑”,張玉卓進一步指出,提高核心競爭力,要突出四個關鍵詞。

他表示,一是科技,要聚焦科技自立自強,以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爲抓手,加快提升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能力。二是效率,要圍繞“一利五率”(一利指利潤總額,五率指資產負債率、淨資產收益率、全員勞動生產率、研發投入強度、營業現金比率)目標管理體系,更好地發揮考覈指揮棒作用,加強精益管理,提高運行效率,努力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三是人才,堅持培養和用好人才,積極參與國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人才平臺建設。四是品牌,要加強品牌管理,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張玉卓指出,中央企業在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題方面,還很大潛力。“科技決定着企業的未來,也決定着未來的企業。面向未來,我們將準確把握中央企業在我國科技創新全局中的戰略地位,鞏固優勢、補上短板、緊跟前沿,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着力打造創新型國有企業。”他說。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目前已圓滿收官。翁傑明介紹,目前主要目標已經完成,實現了“三個明顯成效”: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和國資監管體制更加成熟定型取得明顯成效,國有經濟佈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國有企業活力和效率提升取得明顯成效。

他表示,國資委將深入實施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主要考慮要抓好三個方面工作。

第一,要加快優化國有經濟佈局結構,增強服務國家戰略的功能作用。中央企業、國有企業要發揮好戰略支撐作用,在服務國家大局、構建新發展格局當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以市場化方式推進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更大力度佈局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推進新型工業化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第二,要加快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場化機制運營。將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形成的成果固化下來,分層分類、動態優化國企黨委(黨組)前置研究討論重大經營管理事項清單,提升外部董事素質和履職能力,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持續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提高現代化管理水平,全面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第三,要加快健全有利於國有企業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加快打造創新型國企。着力解決制約企業科技創新的機制、投入、人才、轉化等突出問題,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完善人才培養體系,進一步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共建良好創新生態,真正履行好科技創新的國家隊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