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中國證券報

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24日收盤,雄韜股份總市值爲75.8億元,但卻在兩週前(2月13日)宣佈,擬豪擲105億元建設鋰電和鈉電產業園項目。

交易所火速發來關注函。2月14日,交易所在關注函中要求公司說明其在鋰電池和鈉電池領域的技術、資金、人才、客戶等資源儲備情況,以及核心競爭力等。

在兩度延期回覆關注函後,2月26日雄韜股份披露稱:“鈉電池業務方面,公司暫無相關鈉電池技術儲備,而是參股了盤古鈉祥公司,即將準備鈉電池產品中試。

無相關鈉電池技術儲備

參股公司即將準備鈉電池產品中試

2月13日午間,雄韜股份公告稱與京山市政府簽署《投資框架協議》,雄韜股份擬計劃投資105億元,建設新能源電池產業園,生產15GWH鋰電池和10GWH鈉電池。隨後股價便快速拉昇漲停。

而早在2022年12月20日披露業績預告時,雄韜股份就曾透露,未來鈉電有望成爲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隨後公司股價便開始上漲。2022年12月20日至2023年2月24日,雄韜股份股價漲幅達25%。

針對交易所提出的,在鋰電池和鈉電池領域的技術、資金、人才、客戶等資源儲備情況,以及核心競爭力和項目生產具體細節等,雄韜股份2月26日晚的回覆公告稱,在鋰電池方面,公司鋰電研發中心目前主要開發產品爲方形鋁殼鋰電池,採用疊片工藝;公司提前佈局通信、UPS和儲能領域的鋰電池。

而關於鈉電池業務方面的回應,着實讓人震驚!公司居然沒有鈉電池技術儲備。

雄韜股份表示,公司暫無相關鈉電池技術儲備。公司參股了盤古鈉祥公司,持股30%。盤古鈉祥於2022年在深圳建立鈉離子電池研發中心,已建成扣電實驗室、電解液實驗室、電芯測試房、模組測試房、電芯試製線。

現階段,盤古鈉祥已完成了鈉離子電池體系及工藝驗證產線,第一代鈉電池產品的材料體系、工藝路線已於2023年初完成內部評測,目前已經完成小批量試產,即將準備鈉電池產品中試。此外,與目前許多在佈局鈉電領域的電池企業相比,盤古鈉祥的鈉電產品可實現高倍率性能。

同時,雄韜股份透露稱,盤古鈉祥的創業團隊成員大有來頭,出身於華爲中央研究院、國內頭部電池企業、巴斯夫、安永諮詢等國內國際頂尖機構。

今年京山鋰電池產能達7GWH

雄韜股份2022年三季度末公司歸母所有者權益爲25.97億元,貨幣資金爲15.23億元。

雄韜股份表示,此次總體合計投資估算約105億元。主要包括:全資子公司“湖北雄韜鋰電有限公司”在京山市已完成10億元投資,此外未來還將有20億元投資額;公司與盤古鈉祥公司、京山京誠投資公司將在京山設立京山鈉電公司,預計投資額約75億元,總體合計投資估算約105億元。

在項目進程方面,雄韜股份今年將啓動一期5GWH鋰電池生產項目,3年內完成項目整體建設,預計今年可以完成2.5GWH,完成後今年京山鋰電池產能達7GWH。今年保守估計湖北雄韜鋰電有限公司預計爲公司貢獻鋰電銷售額約20億元。

鈉電池商業化進程提速

日前,思皓新能源與中科海鈉聯合打造的行業首臺鈉離子電池試驗車“思皓花仙子”,在第二屆全國鈉電池研討會上公開亮相,吹響了鈉離子電池在電動車市場批量應用的號角。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只是試驗車型,但首臺鈉離子電池試驗車亮相,具有里程碑意義,標誌着鈉離子距離市場化應用又近了一步。2023年底有望實現鈉離子電池GWh級投產,產業鏈將初步完善。”

2021年以來,鋰鹽價格一路“狂飆”。因此尋找鋰電池替代產品已經成爲行業迫切需求,鈉離子電池憑藉成本優勢、高安全性能以及快充性能等優勢走進人們的視野。

國泰君安最新研報顯示,近期,鈉離子電池快速發展,多龍頭公司參與產業佈局,超過30家初創公司如雨後春筍脫穎而出。截至目前,已有2GWh鈉離子電池量產線落地,鈉離子電池示範應用已進入兩輪車、5G基站、儲能電站、A00電動車等多領域,從量產到應用全面啓動。

浙商證券研報顯示,鈉離子電池已規劃產能達到48GWh,疊加寧德時代孚能科技等公司2023年明確的全面產業化規劃,鈉離子電池有望在2023年實現產能爆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