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一個鐵路遺址改造的公園——京張遺址公園一期,將於今年6月底正式運營。二期工程爭取於今年年底報發改委審批,明年開工建設。

昨天上午,北京青年報記者在京張鐵路遺址公園一期現場看到,已經有不少居民推着嬰兒車在這裏遛彎兒。今年年初,京張鐵路遺址公園一期C區剛剛開放試運行。“公園給附近的科研區和教學區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公共環境。”北京北林地景園林規劃設計院副院長張璐介紹。

漫步在京張遺址公園一期裏,鐵路相關元素隨處可見:地面上,鐵軌縱橫交錯延伸向遠方,與13號線相鄰的鐵軌處,停靠着兩節老車廂,一個是機車,一個是餐車,餐車頂上有排煙口,以前可以提供餐食。不僅如此,公園還利用沿線舊鐵軌、道岔、機車等,設置火車聲響互動裝置、火車轉盤景觀。目前,公園裏最受年輕人青睞的打卡點是“清華園站”的老站臺和一節“東方紅2號”的綠皮車頭。張璐介紹,“東方紅2號”目前在全國僅存5輛。

張璐介紹,京張遺址公園一期充分體現了“歷史傳承、開放共享、凸顯科創、集約利用、綠色生態”五大特點。公園全長9公里,南起北京北站,北至北五環,縱貫海淀,今年初試運行的一期C區長約1公里,面積約11.8公頃。目前,A區和B區正在緊張施工建設中,計劃於今年6月底前竣工開放,屆時整個京張遺址公園一期將實現正式運營。

北青報記者在園區看到,這裏不僅綠地圍繞,還新建了足球場、籃球場等體育設施。張璐介紹,園區新增11.8公頃綠地,新建聯通東西的道路,形成貫通全線的跑步道、漫步道、自行車道“三道一綠”慢行空間,打造開放共享的城市公共空間;新建一座標準足球場、一座五人制足球場、兩座籃球場、多個乒乓球場等體育設施,蹦牀、攀爬網等兒童活動設施,打造可看、可用、可玩的城市公園。

漫步公園,隨處可見的科技元素凸顯了海淀科創特色。“移動盒子”的外觀看上去好像一節集裝箱貨櫃,停靠在鐵軌之上,充電後可以在園區的軌道上來回移動,不同的車廂還可以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更大的空間,“遺址公園裏減少了實體的建築數量,而是用這種‘移動盒子’替代,它承載了很多公園的服務功能,包括餐飲的售賣、娛樂休閒甚至醫療救護等。”張璐介紹。

目前,一期工程已進入收尾工作,京張鐵路遺址公園正在開展南部沿線街道控規編制工作。未來它不僅將重塑海淀區城市骨架,還將以綠色公共空間建設帶動區域城市更新,推進周邊地區城市功能彌合,讓城市面貌煥然一新,打造共治共享的典範。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