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郭冀川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佈局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此,接受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規劃》爲數字中國建設體系化佈局提供了綱領性指導,同時對培育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展,推動產業數字化與數字產業化進程找準主攻方向。

《規劃》提出,要夯實數字中國建設基礎。一是打通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二是暢通數據資源大循環。

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首席數字經濟學家陳曉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素,是多地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同時將賦能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升級能力全面提升,也是企業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及創收的主要方向。加大數字基礎設施投入是順應我國經濟結構轉變的必然趨勢,也是產業鏈企業抓住投資發展新機遇的必然之舉。

《規劃》明確,要全面賦能經濟社會發展。一是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二是發展高效協同的數字政務,三是打造自信繁榮的數字文化,四是構建普惠便捷的數字社會,五是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

在“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方面,《規劃》提出,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研究制定推動數字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措施,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羣。推動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農業、工業、金融、教育、醫療、交通、能源等重點領域,加快數字技術創新應用。支持數字企業發展壯大,健全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工作機制,發揮“綠燈”投資案例引導作用,推動平臺企業規範健康發展。

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主任陳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領域創新成果不斷顯現,現階段數字經濟正以服務實體經濟爲目標,從局部的、環節層面的業務創新向整體協同創新方向轉變。

“以金融科技爲例,數字人民幣與多種應用場景的結合、區塊鏈技術對金融數據資源的有效盤活,中間都蘊含着巨大的創新動能。”陳端說,通過資本市場金融科技試點項目的集中申報、審批和展示,可以從宏觀上更爲清晰地揭示出國家層面對於金融科技創新的戰略導向,在優化金融業務、服務和監管的路徑與效果,破解中小微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以普惠金融帶動普惠經濟的發展壯大等方面發揮良好的效應。

北京社科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智能社會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王鵬表示,從《規劃》的指引和各地落實數字經濟政策來看,一方面明確了數字化轉型的方向、重點和路徑,鼓勵大型企業在產業鏈數字化方面起到引領帶頭作用,促進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另一方面搭建數字化平臺,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