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證券時報

2023年開年前兩個月,工程機械產品銷售情況較爲低迷,其中1月挖掘機銷售同比下滑33%,2月有所回暖,預期銷量同比降10%。不過在二級市場上,工程機械板塊持續走強,1月至今累計漲幅超20%,反映了市場對行業前景的樂觀預期。

機構及行業分析人士表示,一季度的工程機械銷售同比表現較差,主要受春節及去年12月落地的國四標準切換的負面影響。但全年來看,國內工程機械市場需求將好於2022年,行業復甦在望。

2023年1月,工程機械整體銷售情況趨冷,季節性、政策性等短期擾動因素影響較大。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日前披露26家挖掘機制造企業數據顯示:2023年1月銷售各類挖掘機1.04萬臺,同比下降33.1%,其中國內3437臺,同比下降58.5%;出口7006臺,同比下降4.4%。這一趨勢延續了去年12月挖掘機銷售回落的趨勢。當月,挖掘機銷售未能延續前幾個月的持續修復勢頭,26家挖掘機制造企業銷售各類挖掘機1.69萬臺,同比下降29.8%。

此外,汽車起重機、隨車起重機、塔式起重機、高空作業車等品類,同比銷售降幅也在20%以上。僅升降工作平臺銷售逆勢增長,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對12家升降工作平臺製造企業的統計,2023年1月銷售各類升降工作平臺9836臺,同比增長15.3%。

根據業內人士分析,工程機械行業1月遇冷主要受短期因素疊加影響。以挖掘機銷量爲例,東吳證券分析師周爾雙指出,1月挖掘機銷售數據下滑主要系受兩方面影響:一方面,2022年12月1日非道路機械國四標準切換,經銷商仍有部分國三庫存;另一方面則是1月春節假期影響。

“國四”排放標準的切換對挖掘機銷售的負面影響已經持續了兩個月,價格較低“國三”設備於去年11月的壓線銷售,提前“預支”了一批採購需求。這一政策變動的負面影響正逐漸散退,接受採訪的廠商人士表示,挖掘機採購作爲動輒上百萬的投資,客戶往往在確定有項目施工時纔會進行採購,預購挖掘機的行爲最多提前三四個月。

春節假期的影響則更爲直觀,1月實際有效的工作日僅有不足15個,直接影響了工程開工情況。不過,央視財經聯合三一重工近日發佈的“挖掘指數”顯示,我國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仍保持較強韌性,1月,全國工程機械平均開工率爲40.61%,17個省份單月開工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開工率前三的省份爲江西、福建、重慶。

短期的負面因素影響自2月起或已逐步消散,同時,行業即將進入傳統旺季,業內人士看好工程機械行業的復甦。

2月21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蘇子孟表示,2023年1月受節假日以及去年12月開始實施的國四階段排放標準等因素影響,當月工程機械主要產品銷售較爲低迷。從2月上半月的數據看,情況有所好轉。

經草根調查和市場研究,《工程機械雜誌》預估2023年2月挖掘機(含出口)銷量2.2萬臺左右,同比下降約10%。其中,國內市場預估銷量1.2萬臺,同比下降30%左右;出口市場預估銷量約1萬臺,增速35%左右。

綜合1月銷售數據和2月預估數據,整個受春節假期影響的1~2月,挖掘機行業整體銷量約爲3.2萬臺,同比降幅約19%,與去年首兩個月16.3%的降幅相接近,較今年1月降幅大幅縮窄。

據介紹,國四標準切換後市場下行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2023第一季度的市場表現。但可以樂觀的看到多個積極因素:高基數效應的逐步緩解,社融數據釋放積極信號,各類基建項目逐漸上馬,下游基建項目開始逐步復工。

蘇子孟也表示,展望全年,工程機械行業在穩投資力度持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提速、專項債投放加快、政策性銀行新增貸款投放增加等利好因素的帶動下,預計行業將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目前二級市場對工程機械行業在今年復甦的預期較爲充分。在行業銷售遇冷,且各龍頭企業普遍披露去年業績預減的2023年首兩月,申萬工程機械指數累計大漲20%。其中,徐工機械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分別大漲37%、23%、19%。

中信證券上週披露的研報中認爲,全年工程機械行業業績轉正爲大勢所趨。研報透露,在投資者交流會上,核心主機廠表示近期對2023年內銷的預期進一步上調,從原來的下滑轉變爲持平甚至略增。同時,2023年以來核心主機廠出口業務持續高增,2023年出口業務增速有望保持30%~50%,延續高增態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