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證券報

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保險私募基金設立步入快車道。上海證券報記者近日獲悉,中國太保中金公司簽署了大灣區綠碳科技基金合作意向協議,基金目標規模100億元,首期30億元。此外,大家人壽已經出資50億元成立大家(深圳)健康養老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作爲險資投資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抓手,近年來險資設立保險私募基金熱情較高。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共登記保險私募基金21只,規模1218.28億元,同比分別增加23.53%、13.75%。

保險私募基金登記規模已經連續4年超千億元。2021年、2020年、2019年保險私募基金登記規模分別約1071億元、1339億元、1050億元。截至2023年1月底,保險私募基金累計登記75只,規模5491.58億元。

隨着產業基金、母基金等私募基金的快速湧入,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競爭加劇,保險私募基金的投資能力也經受着考驗。一家保險資管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內外部經濟環境變化較大,產業母基金等其他基金的數量和規模增長迅速,私募股權投資市場賽道逐漸擁擠,優質項目的競爭日漸激烈。

保險私募基金投資多聚焦國家戰略支持的重點領域,例如綠色環保、基礎設施、科技製造等行業。據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兼祕書長曹德雲介紹,截至2022年底,保險私募基金投向中涉及綠色產業的登記(註冊)規模爲858億元,重點投資可再生能源等項目。

中國太保表示,作爲險資入粵的重要力量,公司強調“走綠色發展之路”,引入ESG管理理念,持續加大綠色金融產品供給力度。大灣區綠碳科技基金將聚焦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城市、綠色製造等方向。

基於保險公司負債端的特性,險資投資風險偏好低於其他私募股權基金,投資更聚焦於確定性強、資金規模大、成熟度高的項目,因此可供投資的項目相對其他私募股權基金更少。

但市場環境不斷變化,險資投資也需要轉變固有思路,有市場人士認爲,保險私募基金在資金規模、經營管理、市場資源等方面都具有相對優勢。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保險私募基金應當注重對投資項目和企業的賦能和互補,才能獲得更多收益。同時,保險私募基金在管控好風險的同時,也要利用自身優勢幫助中小規模、成長潛力大的企業成長,獲得更多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