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全球需求放緩和芯片價格暴跌,韓國2月出口繼續下滑,給已經受到高利率和高通脹打擊的經濟前景蒙上陰影。韓國海關總署週三公佈的數據顯示,該國日均出口同比下降15.9%,爲2020年6月以來的最大降幅。

出口下滑正在削弱人們對韓國從上個季度的經濟萎縮中反彈的信心。這還表明全球貿易和科技行業需求持續放緩,進而使人們對主要經濟體可能出現衰退的擔憂持續發酵。

不過韓國的總體出口情況沒有那麼糟糕,這主要是由於季節性假期因素支撐了數據。受今年2月工作日增加的影響,出口額僅下降7.5%,低於經濟學家預測的下降8.8%,同時爲1月降幅的一半左右。

2月的總體進口增長3.6%,導致貿易逆差達到53億美元。由於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飆升推高了進口成本,韓國自去年3月以來一直出現貿易逆差。

由於銷售價格大幅下跌,佔韓國出口比重最高的半導體的出貨量比一年前下降了43%。汽車出口大增47%,幫助該國降低了曾在1月創歷史新高的貿易逆差。

韓國對最大貿易伙伴中國的出口同比下降24%。受石化出口拖累,對日本的出口下滑4.9%。

隨着全球各央行繼續與通脹作鬥爭以及俄烏衝突仍在持續,全球需求可能會繼續疲軟。韓國央行自2021年以來將基準利率上調300個基點後,仍可能進一步收緊政策。

不斷擴大的貿易逆差增加了韓元的壓力,加劇了政策制定者對通脹再次上行的擔憂,因爲韓國的食品和能源嚴重依賴進口。

韓國央行上週將該國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從1.7%下調至1.6%,房地產市場低迷和貿易疲軟是其部分原因。

責任編輯:於健 SF06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