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黃華

2月28日晚間,港股上市公司三生製藥公告稱,公司將終止艾塞那肽注射液(商品名:百泌達)及艾塞那肽的緩釋製劑(百達揚)與阿斯利康簽訂的獨家許可協議。這也意味,三生製藥徹底放棄了前述兩個產品在國內的商業化工作。

三生製藥公告同時表示,子公司香港三生與阿斯利康於2月28日簽訂終止協議,同意自今年12月31日起,除第三方分銷商在終止日期前收購的艾塞那肽注射液(百泌達)許可產品的分銷(將於2025年8月31日停止分銷),獨家許可協議以及其項下許可產品的商業化將終止。

對於此事,三生製藥在3月1日回應界面新聞時表示,一切以公告內容爲準。

三生製藥在公告中提出,由於艾塞那肽注射液對公司財務貢獻較小,公司認爲終止這一產品的合作對其無重大影響。截至3月1日收盤,三生製藥報收8.03港元/股,漲3.21%。

當前,據三生製藥官網,腫瘤、自身免疫、腎病、皮膚病組成了該公司的四大產品線,已無代謝領域。但在曾經,這家公司也曾希望在糖尿病領域有所作爲。這也是其當初選擇和阿斯利康合作的主要原因。

2016年,港股上市剛滿一年的三生製藥宣佈和阿斯利康合作,拿下的產品正是幾番易主的艾塞那肽注射液、艾塞那肽緩釋劑。它們的海外名字爲Byetta和Bydureon,後者在2016年還沒有在國內獲批。圍繞這兩個產品,禮來、阿斯利康、百時美施貴寶這三家知名跨國藥企均與其有過交集。

據三生製藥2016年10月公告,艾塞那肽注射液屬於GLP-1受體激動劑針劑藥物,每日皮下注射兩次,用於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三生製藥和阿斯利康訂立獨家許可協議前,產品已於2009年8月在中國獲批。

另一款產品艾塞那肽的緩釋製劑是艾塞那肽注射液的“升級版”,只需每週皮下注射一次。它於2018年1月2日在國內獲批上市,是國內首個一週僅注射一次的降糖藥。而即使是在當下,“一週一次給藥”的降糖類產品也依舊能引發關注。

根據許可協議,阿斯利康授予香港三生在中國對兩個產品進行商業化的獨家權利,香港三生向阿斯利康支付預付款5000萬美元及分期款項最高額5000萬美元,總許可價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7億元。三生製藥將根據獨家許可協議的條款向阿斯利康支付許可產品預先約定的購買價。並且,這一協議有效期爲20年,正常條件下2036年纔到期。2023年“叫停”,相當於提前了13年。

之所以斥重金簽定長期合作,不僅僅是因爲中國有龐大的糖尿病患者人羣,原因可能還涉及在海外銷售中,這兩個產品在上市之初均展示了不俗的銷售潛力。艾塞那肽注射液在2005年就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2012年,艾塞那肽的緩釋製劑獲批上市。2013年,它們的銷售額分別爲6.06億美元和2.98億美元。

2014年,艾塞那肽注射液在國內的銷售收入約爲7500萬元,2015年上升到9800萬元,雖然產品與其創造的全球銷售規模相去甚遠,但仍然吸引了三生製藥。當時,三生製藥董事長婁競在接受行業媒體《E藥經理人》採訪時表示,他認爲三生製藥就是那個適合開拓產品的團隊,“我覺得阿斯利康的策略是對的,在我們的平臺這兩個產品增長會更好。”

不過,國內糖尿病領域的競爭激烈程度非同一般。同時,在藥企商業化決戰過程中,能實現多高的銷售業績,以及擁有銷售業績後能創造多大的盈利空間都是考驗。而就艾塞那肽的緩釋製劑(百達揚)的合作,三生製藥在2021年初就已經喊停,也顯示了這一事件的難度。據多個平臺顯示,該產品在國內的售價約1985元/盒。此外,國內的GLP-1領域中,在諾和諾德司美格魯肽“大火”之前,比較出名的產品是同公司的利拉魯肽,它屬於醫保乙類產品,但艾塞那肽只是地方醫保產品。

同在2021年,除了艾塞那肽的緩釋製劑,三生製藥還放棄了一個胰島素產品,即精蛋白鋅重組人胰島素混合注射液(優泌林)。這曾是禮來在糖尿病領域的王牌產品。2017年5月,禮來把優泌林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經銷權授予了三生製藥,後者全面負責這一產品在中國大陸地區的推廣工作。

在三生製藥2018年中期的財報中,精蛋白鋅重組人胰島素混合注射液(優泌林)半年的銷售額約1590萬元。同一時期,艾塞那肽注射液(商品名:百泌達)及艾塞那肽的緩釋製劑(百達揚)的銷售額爲7840萬元。由此可見,三生製藥在接手這些產品後,實則都賣得一般。對於銷售失利的原因,禮來方面曾提出過,系競品太多。禮來在2020年上半年財報中表示,公司有兩款主力產品出現收入下滑,其中,糖尿病成熟產品優泌林下滑11%。

此外,當前的胰島素已是集採產品。而在三生製藥放棄這一產品的時刻,生物製劑集採的聲音也已出現。並且,近些年隨着通化東寶甘李藥業等國產胰島素公司的奮起直追,進口胰島素產品的日子也不比從前,相關公司也在佈局更高端的產品。

整體而言,糖尿病領域雖然是個大市場,但要收穫絕非易事。而從2020年的第三次集採開始,幾十個二甲雙胍爭取個位數的中標名額,產品報價更是出現以分上報的計價單位,均體現了這一領域的盈利空間在進一步被壓縮。

而從企業方面看,近幾年,三生製藥的業績也並不穩定。動盪之中,若是想要進一步擴大投入做增量產品難度就更高。據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2017年-2021年,該公司的營收爲37.34億元、45.84億元、53.18億元、55.88億元、63.82億元;盈利爲8.06億元、13.81億元、10.02億元、9.09億元、16.93億元。

事實上,從三生製藥半生的業務結構觀察,該公司的主力產品始終爲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特比澳),主要用於化療後的血小板減少症;重組人促紅素注射液(益比奧),主要用於腎功能不全所致貧血,或者治療非骨髓惡性腫瘤應用化療引起的貧血;以及,治療類風溼關節炎、銀屑病等的注射用重組人Ⅱ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益賽普),和糖尿病所處的代謝領域重合度不高。

而隨着此次合作終止,三生製藥也將徹底退出糖尿病領域。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