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在消費鋰電和動力電池領域佈局後,利元亨(688499.SH)準備將觸角延伸至光伏新能源。

2023年2月最後一天,利元亨發佈定增預案,擬募資不超過33.1億元,用於華東光伏高端裝備產業化等三個光伏項目及補流還貸。

在此之前,利元亨的營收主要來自鋰電和動力電池新能源領域,截至2022年底,公司的動力電池在手訂單超過90億元。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2020年以來,隨着新能源產業鏈的狂飆,利元亨業績持續高速增長。根據業績快報,2022年,利元亨實現營業收入42.5億元,三年時間翻了約3倍;實現歸母淨利潤3.21億元,連續三年同比增速超50%。

擬33.1億加碼光伏

在新能源領域中不斷拓展邊界的利元亨,繼續加碼光伏。

2月28日晚,利元亨公告稱,擬定增募資不超過33.1億元,用於華東光伏高端裝備產業化項目、華東光伏高端裝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高效電池片產業化驗證項目並補充流動性及償還銀行貸款。其中,公司控股股東擬認購不低於1.8億元,不超過2.4億元。

其中,涉及光伏領域的三個項目的擬投資金額爲12.34億元、10.25億元、2.09億元,補流及還貸金額爲8.6億元。

對於加碼光伏的意圖,利元亨解釋稱,受益於光伏電池技術進步及配套耗材國產化加速,HJT電池產業化愈發成熟,市場需求逐年提升。

根據中信證券研究部預計,2025年HJT電池新增/合計產能分別爲106/306GW,對應新增產能五年CAGR爲123.5%,若屆時每GWHJT設備產線設備投資額按2.5億元計算,2025年HJT設備產線市場空間將達266億元。

2022年,利元亨已分別與馮阿登納(VONARDENNE)、上海森松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光伏(HJT)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公司表示,隨着此次定增項目的落地,公司將進一步突破HJT電池核心設備和整線的國產化和產業化問題。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在此之前,利元亨曾有過兩次募投項目動作。第一次是2021年上市之時,彼時募集資金5.3億元,募投項目爲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及研發中心項目。第二次是2022年11月,利元亨發佈可轉債募集資金9.4億元,投入鋰電池前中段專機及整線成套裝備產業化項目。

資料顯示,利元亨深耕智能製造裝備業,主要爲包括鋰電、光伏、氫能在內的新能源領域企業提供智慧工廠解決方案,是全球鋰電池製造裝備行業領先企業之一。

2021年,公司在保持深耕消費鋰電領域的同時,積極開展向動力鋰電設備的延伸拓展工作。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定增預案顯示,利元亨將開啓大跨步進入光伏領域。

營收淨利雙雙高增

在下游動力電池需求持續大增的背景下,利元亨的業績續創新高。

2月27日晚間,利元亨2022年業績快報出爐,當期實現營收42.5億元,同比增長82.33%。

對此,利元亨表示,主要原因是公司下游客戶需求高漲,新籤海內外訂單持續增加,同時公司積極擴大產能,加快設備交付和驗收。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的動力鋰電設備在手訂單已逾90億元。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近三年來利元亨營收連續實現高速增長。此前的2020年、2021年,利元亨的營收分別爲14.3億元、23.31億元,同比增速高達60.87%、63.04%。

可以看出,三年時間,利元亨的營收規模翻了近三倍。

與此同時,利元亨的盈利能力表現同樣靚麗。2022年,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3.21億元,同比增長51.09%;扣非淨利潤2.88億元,同比增長40.63%。剔除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的股份支付因素影響後,歸母淨利潤爲4.1億元,同比增長89.34%。

利元亨解釋稱,在營收大幅增加的同時,公司持續優化項目管理流程,嚴格費用控制,規模效益下公司整體盈利水平顯著提升。

數據顯示,2020年和2021年,公司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4億元、2.12億元,增速分別爲50.89%、51.18%,淨利連續三年同比增速超50%。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利元亨的資產負債率較高,根據業績快報,截至2022年末,公司的總資產98.34億元,淨資產爲26.03億元,負債率達73.53%。此次定增落地後,公司的財務情況將得到改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