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算力和穩定性高的車規級芯片國產化率仍較低,芯片產業鏈發展結構失衡,國產化應用體量不足。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 宋豆豆 報道 

2023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3月2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新當選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的廣汽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馮興亞計劃提交7項建議,涵蓋汽車消費、國產芯片應用、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智能駕駛汽車發展以及開展中外律師事務所聯營試點、加快建設廣河高鐵項目等。

2023年以來,我國汽車消費整體疲軟,補貼及減稅政策大面積退坡,消費者對大宗商品的消費慾望尚未恢復。對此,馮興亞建議國補政策向需求側戰略轉型,對新能源汽車消費實施持續補貼、直接將優惠補貼給消費者,並延續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同時優化汽車限購措施,推動汽車消費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並加快推動二手車市場走向成熟,健全報廢機動車回收利用體系,促進汽車循環流通。

提振汽車消費的同時,也需解決芯片產業整體短缺問題。當前算力和穩定性高的車規級芯片國產化率仍較低,芯片產業鏈發展結構失衡,國產化應用體量不足、拉動效應不高,國產芯片的整體配套保障仍有待提升,標準體系仍需完善。

馮興亞認爲,要大力提高國產芯片的應用率,一是從政策層面加快引導產業轉型,推動“卡脖子”及高端芯片的研發及應用,並加大政策刺激力度,在芯片的研發端、應用端以及汽車消費端等多方面研究和出臺針對國產芯片全產業鏈條的鼓勵措施;二是加速完善汽車芯片的配套措施,健全汽車芯片應用保障機制、完善細分領域技術規範和測試標準。

此外,作爲新能源汽車主要補能模式之一的換電模式,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規劃佈局整體落後,換電車型研發投入較少,換電站建設成本高,電池標準規格不一,資源共享缺乏基礎等問題尚待解決。

爲此馮興亞建議,加快全國換電模式推廣的整體佈局,研究出臺各類對換電模式支持的扶持政策,扶持獎勵汽車企業推出換電車型、加大車電分離政策鼓勵,在國家取消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免徵政策後,針對換電車型免徵電池部分的購置稅。同時由政府牽頭組織企業或行業協會加速統一電池標準,並同步開展公共領域車輛換電試點,在電池規格與換電站標準上統一先行先試,推動汽車電池全面標準化快速落地。

針對當前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落地難的問題,馮興亞建議將自動駕駛汽車立法納入下一個五年立法規劃,並儘快成立專項立法工作組,探索制定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運營專項法律。在法律層面肯定自動駕駛汽車的合法性地位,明確自動駕駛汽車的商業化運營的特殊規則,優先完善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運營情形下的各類主體責任問題。

不過,智能駕駛汽車商業化運用需要足夠的數據積累和場景訓練,但現階段智能駕駛汽車數據採集存在障礙,算法升級迭代受阻。

對此,馮興亞表示,一是國家對智能駕駛汽車需要收集的場景及地理數據的權限進行適度放開,對不涉及國家安全、國家祕密的普通場景數據允許車企在合規範圍內自行收集,國家可以加強相應監管。二是統籌各地儘快放開高速路、快速路測試場景,支持試點城市先行先試,並匹配智能駕駛道路測試需要,完善道路測試過程中管理配套要素的建設。

此外,馮興亞還計劃提交《關於支持在廣州南沙開展中外律師事務所聯營試點工作的建議》和《關於加快推進廣州至河源高速鐵路項目規劃建設的建議》兩項建議。

(作者:宋豆豆 編輯:張明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