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陳琳)據中國人民銀行的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存款儲蓄創下了歷史新高。3月3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隨着宏觀經濟好轉,居民的消費和投資信心都將增強,居民儲蓄也將逐步迴歸常態。央行將精準有力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爲居民擴大消費和合理投資提供良好金融服務。

劉國強表示,住戶存款增加比較多,是去年以來一個引人注目的金融指標變化。2022年,住戶存款新增17.84萬億元,比上一年多增加了7.94萬億元;今年以來,住戶存款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的慣性。1月份,住戶存款增加6.2萬億元,同比多增加了7900億元。

他介紹,住戶存款增加主要是受居民消費和投資狀況影響,流動性偏好上升。一方面,疫情對居民消費有一定的影響,消費減少,相應的存款就增加了。中國人民銀行的儲戶調查問卷顯示,2022年四季度,傾向於“更多儲蓄”的居民佔61.8%,同比提高了10個百分點。傾向於“更多消費”的居民佔22.8%,同比下降1.9個百分點。疫情防控政策優化以後,消費活力得到了明顯釋放,但是仍然需要一個“加熱”的過程。

另一方面,居民風險偏好降低,投資增長放緩,相應推高了存款。2022年四季度,傾向於“更多投資”的居民佔15.5%,同比下降8個百分點。2023年1月末,我國金融機構資管產品資產合計95.9萬億元,這個數是直接彙總的,同比下降2.4%,資管產品來源於住戶部門的資金餘額達40.9萬億元,同比下降了2.5%。另外,今年1月份,企業在春節前發放工資和獎金,一部分企業的存款就轉移到了住戶部門,所以住戶部門的存款有所增加。

劉國強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今年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疫情防控優化後,物流、人流不暢的現象得到明顯改善,消費場景加快拓展,前期積累的預防性儲蓄有望逐步釋放爲實際的消費需求。一系列促消費政策出臺落地,政策效果也將逐步顯現。此外,經濟好轉也將有利於增強居民的投資信心,居民投資也將逐步迴歸到正常水平。

來源:新京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