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 被業界廣泛認爲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房地產工作有關表述的亮點,近5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

在談到今年的工作重點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

其中, “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 被業界廣泛認爲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房地產工作有關表述的亮點。

“擴大內需是當前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擴大內需首先是要擴大消費,這就包括擴大住房等大宗消費。另一方面,消費擴大的前提是增加居民收入,因而,中央再次明確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 中國城市經濟學會房地產專委會主任、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副理事長王業強對第一財經分析稱。

2022年四季度以來,中央及各部委就多次提及促進住房消費,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着力擴大國內需求”中明確,“支持住房改善”。住建部部長倪虹日前在接受採訪時亦提到,今年要“對於購買第一套住房的要大力支持”,“對購買第二套住房的,要合理支持”。

3月3日,國新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表示,中央高度關注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十九大以來,黨中央關於房地產調控的方針政策是非常清晰和明確的,就是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房地產長效機制,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潘功勝稱,從需求端看,因城施策實施好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持續引導實際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行,更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第一財經梳理全國 31 個省(區、市)的政府工作報告發現,多孩家庭住房支持、優化二套認定等,被多地劃定爲“支持住房改善”的優化方向。

比如,黑龍江強調“落實新市民、二孩三孩家庭和人才購房優惠政策”,河南省提出“優化二套房認定標準”,陝西省則着力解決人才住房、就醫、子女入學等方面需求。另外,上海的穩經濟一號文件中提出“全面落實各類人才計劃和政策,進一步完善住房、教育、醫療等政策和服務”,河南省提振市場信心文件中明確“支持人才購房落戶和城鄉居民合理住房消費需求”。

剛需住房支持方面,據央行有關數據,到去年12月,新發放的個人住房貸款平均利率較上年末下降了大約140個基點。除了個別的熱點城市以外,絕大多數城市的首付比例政策下限已經達到全國底線。今年,央行、銀保監會建立了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至今已有近 30 城降低首套房貸利率下限至 4%以下。

爲了更好落實樓市“三穩”,推動房地產市場供給側結構側改革,除了要以更大力度精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根據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還將繼續“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

結合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上海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爲,保障性租賃住房是住房保障體系的建設重點。

2月初,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長翟波撰文稱,2023年,督促各地按時完成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公租房和棚改安置住房360萬套(間)的計劃任務,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並將啓動住房法的立法研究,推動《城鎮住房保障條例》的立法進程。

2月24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起草了《關於金融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意見(徵求意見稿)》,以商業可持續爲基本前提,重點支持自持物業的專業化、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發展,以期爲市場主體的投資、開發、運營和管理提供多元化、多層次、全週期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體系。

此外,政府工作報告在分析當前經濟問題時還提到,我國房地產市場風險隱患較多。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2023年,爲了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要“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負債狀況,防止無序擴張,促進房地產業平穩發展。”

在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看來,“防風險”是2023年地產的主題。

他對記者表示,此次政府工作提出“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意味着紓困企業端目的是防止風險外溢並擴散到優質房企。只有確保優質房企能穩定下來,才能保住行業和市場的基本盤。對於其他出險的企業,則會堅持市場化原則,該破產的破產、該重組的重組。此外,出險企業的“保交樓”工作,預計也將加速推進。

王業強也認爲,在當前國際形勢動盪的情況下,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也當前經濟工作的一個重心,這就包括關注優質頭部房企的風險問題。如果優質頭部房企的資產負債狀況得以進一步改善,將促進房地產市場的整體企穩和平穩健康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