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兩會拉開帷幕,全國政協委員、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首席科學官朱濤今年的兩份提案依然圍繞疫苗,分別爲規範化疫苗相關審批評價流程,以及加強疫苗科普宣傳。

“建議儘快完善相關法規具體執行程序,總結抗疫成功經驗,形成明確審批流程。”朱濤在《關於建議進一步優化疫苗等藥品“緊急使用”相關審批流程應對新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提案》˙中表示。

關於疫苗“緊急使用”的法理,《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2019年)中第二章第二十條顯示,“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急需的疫苗或者國務院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認定急需的其他疫苗,經評估獲益大於風險的,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可以附條件批准疫苗註冊申請。出現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或者其他嚴重威脅公衆健康的緊急事件,國務院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根據傳染病預防、控制需要提出緊急使用疫苗的建議,經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組織論證同意後可以在一定範圍和期限內緊急使用。”

朱濤認爲,我國對緊急使用的立法缺乏對應的上位法。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中對緊急使用授權的啓動條件、授權原則、評估程序等細節內容抽象、模糊;雖然在我國藥品監管領域,《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藥品管理法》《藥品註冊管理辦法》已經設立了特別審批、突破性治療、優先審評審批、附條件批准等藥品審評審批的通道,但在法規條文表述、監管、評審具體流程、配套機制等方面,仍與緊急使用的概念有一定差異,具體到實際操作領域更是很難借鑑。

他提出,緊急使用的啓動、終止和實施範圍應固定化、流程化,進行細緻的規定來應對未來不確定性的外部環境。他建議衛生健康管理部門,在出現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或者其他嚴重威脅公衆健康的緊急事件時,提出緊用藥品或疫苗的目標產品特性需求,還建議藥監部門出臺相應審評原則,指導研究單位的研發申報和藥審部門的審批。

此外,朱濤還建議儘快健全配套機制,從研發、生產、銷售多環節多角度鼓勵醫藥企業勇於承擔公共衛生責任。例如,在研發階段,對於有可能納入“緊急使用”藥品或疫苗採用“政府出題、企業答卷”的揭榜掛帥模式,設立穩定的資金支持與採購量價約定,鼓勵研發動力。

“目前公衆對疫苗接種、建立免疫屏障等名詞的認知有所提升,但對疾病預防及疫苗接種知識瞭解仍普遍不足,存在一定誤區,例如認爲對於成人,疫苗的預防接種不重要,以及對疫苗安全性、副作用等認知有較大的偏差。”朱濤在《關於在後疫情時代講好中國疫苗故事持續鼓勵創新疫苗研發的提案》中表示。

他認爲,我國已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但病毒仍在全世界範圍內繼續傳播,對於是否出現新變種病毒方面等問題仍有較強的不確定性,易感人羣疫苗覆蓋率仍顯不足。隨着進一步開放,公衆自身防護措施有所放鬆,流感等其他疾病或將同時流行,因此仍需提高民衆繼續接種疫苗意願,保護人民羣衆健康。

此外,朱濤還提出,對防疫期間助力疫苗研發、生產的各項創新經驗進行總結吸收,持續推動我國疫苗企業高速發展。他認爲,防疫期間很多行之有效的做法可以考慮適當予以保留,“疫苗行業是長週期行業,一款疫苗的成功問世,往往需要研發團隊8-10年持之不懈的探索和試錯,與資金成本相比,時間成本的消耗更是驚人的。”

疫苗研發方面,朱濤表示,可以利用後疫情時代的發展關鍵期,通過積極政策引導,鼓勵創新疫苗研發。例如:給予持續性的購地、租賃補貼、設備設施改造、產業升級、人才吸引、財稅減免、關稅減免等政策,培育企業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