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醫療行業“數據孤島”現象較爲突出

“公共數據共享水平不高,本位意識‘不願’共享,安全風險高‘不敢’共享,技術能力弱導致‘不能’共享,這些現實問題導致我國高質量數據供給存在明顯不足。”

“ CCF(中國計算機學會)中國數字經濟50人論壇高端峯會”近日在浙江杭州舉行,會上發佈的《數據資源體系構建白皮書》指出上述國內數據資源體系構建中所面臨的問題。白皮書稱,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總體向好,但尚存不足。其中包括,數據供給持續擴大,但高質量高價值的數據供給不足。

公共數據是高質量高價值數據的重要組織部分,但在實踐中往往因爲其高敏感性,難以流通共享,發揮資源化價值,乃至作爲資產,進行入市交易。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在2月底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佈局規劃》,要夯實數字中國建設基礎,並暢通數據資源大循環。其中包括 “推動公共數據匯聚利用,建設公共衛生、科技、教育等重要領域國家數據資源庫”。

去年底,首部從生產要素高度部署數據要素價值釋放的國家級專項政策文件《關於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數據二十條”)出爐,文件亦明確,要逐步完善公共數據授權使用等主要領域關鍵環節的政策和標準。

CCF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在上述峯會上表示,公共數據來之於民,理應用之於民,在可控前提下開放原始數據,也可以更好地鼓勵民間的應用創新。公共數據的原始數據開放問題,值得在未來制度建設中進一步探索研究。

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梅宏進一步提到,早在2015年國務院就有明確的規劃,第一,部門之間要相互開放(數據),第二,要實現數據惠民,也就是讓老百姓少跑路,這件事國務院推得非常好。但目前仍存在、也是企業界一直呼籲解決的問題是,公共數據對於企業端的開放推進有些緩慢。

“至於公共數據中存在政府和個體的敏感信息,現在已有各種解決方案。我始終持有一個觀點,在現在這個時代,適當的隱私讓渡是有必要的。簡單說,你選擇任何一個數據服務,不可能不提交信息。關鍵是我們得有法律、技術等手段保障這些敏感信息不被濫用。”梅宏稱。

根據數據“二十條”,原始公共數據不直接公開,而是按照“原始數據不出域、數據可用不可見”的要求,以模型、覈驗等產品和服務等形式向社會提供,對不承載個人信息和不影響公共安全的公共數據,推動按用途加大供給使用範圍。

那麼,打造怎樣的模型才能使得公共數據安全地流通?梅宏告訴記者,要堅信創新在民間,“發展是硬道理也是最大的安全,只要堅持數據流通,其他問題後續都可以慢慢地解決。”

記者注意到,公共數據的開放和共享相關議題也出現在今年全國“兩會”上。

民盟中央擬向全國政協提交的一份題爲“關於打通‘數據孤島’推動建立醫療行業‘數據銀行’”的提案中稱,健康醫療大數據作爲國家重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除了可服務於居民、醫療服務機構、公共健康管理部門等對象外,還將在產業價值鏈的各個環節持續產生和釋放“數據紅利”。但當前,我國醫療行業“數據孤島”現象較爲突出。

比如,醫療大數據涉及患者、醫院、數據處理者等多個利益相關主體,數據的知情權、採集權、所有權、處置權、獲益權等分配存在爭議,無法爲醫療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效的支撐。

爲此,民盟中央提出了五點建議,其中包括,健全醫療大數據標準化建設,支撐數據共享。將醫療及相關行爲產生的數據信息標準化,依據健康醫療數據標準,制訂醫療機構統一通用的數據源代碼,建立健全健康醫療大數據標準體系;提升醫療大數據共享維護的技術手段,加強平臺安全測評、定級,確保醫療大數據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和核心繫統安全可控。

前述《數據資源體系構建白皮書》亦提出相近的政策建議:深化建立國家基礎數據庫,建立國家公共衛生、國家知識資源、金融和交通等領域重要數據庫。進一步健全完善公共數據共享責任清單機制,形成物理分散、邏輯集中的公共數據資源體系;優化健全科學數據開發共享和流轉機制,建立國有科學數據開放共享管理機制和保障機制,管控安全風險。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