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胡慧茵 廣州報道

3月9日,日本衆議院批准植田和男接任日本央行行長,週五參議院將就該人選提名投票。

今年2月,日本政府提名學院派經濟學家植田和男爲下一任央行行長。被視爲“黑馬”的植田和男獲得日本政府提名頗讓市場意外。更重要的是,日本央行貨幣政策的走向也讓人們變得更加難以預計。

儘管很多人都認爲,日本新央行行長繼任很有可能是政策轉向的契機,但由此引發的市場風險或將是難以避免的。近日,德意志銀行在報告中指出,在全球發達經濟體央行集體加息時,日本央行仍維持超低利率政策不變,所以目前日元匯價比公允價值水平低了30%。一旦日本方面的利率政策出現鬆動,那麼國際匯市勢將天翻地覆。

後續該如何進行政策調整?如何才能避免給市場帶來動盪?種種問題,都成爲日本新一任央行行長的挑戰。

近日,曾爲日本央行官員的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日本首席經濟學家長井滋人(Nagai Shigeto)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時表示,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使得財政債務激增,當前岸田政府希望看到的是,減少當前貨幣政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而不是將寬鬆的貨幣政策完全正常化。

儘管政策調整已是大勢所趨,但長井滋人認爲,植田和男可能會提出一種基於短期政策利率和未來退出寬鬆政策路線的指導方法,即在以穩定的方式實現2%的通脹目標之前,日本央行可以靈活調整政策框架,例如撤銷一些寬鬆措施。

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日本首席經濟學家長井滋人(Nagai Shigeto)(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維持YCC的成本變高

《21世紀》:自1月中旬以來,2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在大部分時間內呈下降趨勢,而1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一直保持在0.5%的政策上限附近。2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與10年期國債收益率出現了背離。你如何看待市場對YCC政策調整的押注?你認爲YCC政策會被調整嗎?

長井滋人隨着市場壓力持續上升,爲了爭取時間對貨幣政策的整體框架進行審查,日本央行可能會在第二季度調整1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的容忍範圍,從50個基點擴大至75個基點或100個基點。我們不排除央行最早會在3月的利率決議會議上做出決定,以確保一個平穩的過渡期。我們認爲,這將是一種保障措施,避免國債收益率在日本央行退出超寬鬆貨幣政策的過程中出現超調。

爲了準備整體貨幣政策框架的轉變,我們預計新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將會在6月或之前,進行一次全面的政策審查。我們認爲審查可能會得出以下結論,即日本在實現2%的目標通脹方面已經取得進展,目前寬鬆的貨幣政策立場應該繼續下去,同時要進行一些調整,以減少副作用,使日本央行能夠靈活地調整政策框架。在日本以穩定的方式實現2%的通脹目標之前,日本央行可以靈活調整政策框架,例如撤銷一些寬鬆措施。

《21世紀》:美國前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表示,不認爲日本可以無限期地控制收益率,植田和男的技能將受到考驗。對此您有何看法?新央行行長應該如何處理這個問題?

長井滋人:儘管日本央行推出了緩解措施,但日本國債收益率扭曲的狀況並沒有改善。長期日本國債收益率仍然頑固地保持在高位,市場流動性也沒有恢復。如今,維持YCC政策的成本比以前更高,這將促使日本儘早決定擴大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目標區間。

央行或結束短期政策負利率

《21世紀》:植田和男被認爲是一個實用主義者,他警告央行不要過早加息。你認爲日本央行結束其超寬鬆貨幣政策的路徑是什麼?它將如何影響經濟的前景?

長井滋人:我們預測,日本退出超寬鬆貨幣政策的過程將會非常謹慎。儘管植田和男希望看到市場主導的長期收益率形成,但減少日本國債購買將會是漸進式的。爲了使收益率保持在低位且表現穩定,植田和男可能會提出一種基於短期政策利率和未來退出寬鬆政策路線的指導方法。

日本央行可以考慮的調整措施包括,結束短期政策負利率。因爲該政策阻礙了貨幣市場的金融中介活動。日本央行可能會將短期政策利率維持在0%,以支持經濟並保持長期收益率的低水平。

我們認爲,之後日本央行政策調整對經濟增長和通脹的影響將相對有限,此外,短期利率和銀行貸款的變化不會很大。其中,一個主要的變化是日本長期收益率可能會上升。我們預計,2023年下半年,1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也許會從目前的0.4%調整爲0.8%左右。

岸田希望降低超寬鬆政策的負面影響

《21世紀》: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隨着市場的快速變化,日本央行對貨幣政策做出適當的決定是很重要的,他希望新行長能夠靈活應對。岸田希望擺脫“安倍經濟學”的原因是什麼?如果政策不能被扭轉,會有什麼後果?

長井滋人:岸田政府對於僵化追求2%的通脹目標所帶來的成本上升感到失望。但同時,他也準備接受將該目標作爲中期目標。岸田首相特別關注公衆的批評,具體而言,就是日本央行實施超寬鬆的貨幣政策引致日元過度貶值,進一步加劇了日本國內的生活成本危機。目前來說,疲軟的日元只對從事出口和海外業務的大公司有利。而依靠國內業務的小公司和家庭來說,反而會因進口價格上漲受到負面影響。

岸田政府還擔心,長期的低息政策已經導致財政紀律喪失,並過度依賴日本央行提供穩定的財政資金。儘管岸田政府將在未來幾年繼續進行財政擴張,但他試圖與安倍經濟學的倡導者保持一定的距離,因爲後者對於因財政債務激增所帶來的風險並不關心。同時必須指出的是,岸田政府希望看到的是,降低當前貨幣政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而不是將寬鬆的貨幣政策完全正常化。

《21世紀》:你對美聯儲今年加息路徑有何預期?日元將受到怎樣的影響?

長井滋人:我們根據即將公佈的數據,會對基準數據的預測做出一些調整,特別是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的路徑。我們預計美聯儲在3月和5月進行加息之後,會再次加息。事實上,我們的研究表明,通脹在初階段迅速下降後,消退的過程可能會停滯不前。這也是我們認爲,美國國債收益率在今年大部分時間裏會橫盤震盪的原因之一。

基於上述預測,我們預計日元與美元之間的利差將持續存在,日元將在整個2023年保持疲軟。我們預計,在今年第三季度,日元兌美元匯率水平將達到1美元兌131日元水平。

從貿易國轉爲投資國

《21世紀》:日本1月的貿易逆差達到3.5萬億日元(1美元約合134日元),創下單月新高。造成日本長期貿易逆差的結構性因素是什麼?

長井滋人:自2010年代中期以來,日本的出口份額一直穩定在略低於5%的水平,除了全球金融危機(GFC)前後的短暫波動。而這種波動,主要是隨着其他亞洲經濟體作爲“亞洲工廠”的出現,製造商爲適應海外生產增加和轉向高附加值出口而進行的調整。由於這一調整過程已基本完成,我們預計日本的出口份額將在未來幾年內保持穩定。

展望未來,我們預計日本的商品出口將在今年增長2%,與全球經濟復甦同步。我們認爲,全球對資本貨物和IT相關貨物出口的強需求環境將繼續存在,受供應鏈中斷拖累的汽車出口也將繼續增長。

《21世紀》:日本的經濟依賴於出口和外部需求。隨着海外需求的放緩,盈餘由海外子公司的紅利來實現。鑑於日本目前的貿易狀況,日本是否會從貿易國轉變爲投資國?

長井滋人:最近日本的經常賬戶盈餘是通過出口資本實現的,而不是像過去那樣通過貨物出口。由初級收入主導的經常賬戶結構是日本獨有的。據我們的分析,其他主要經濟體的經常賬戶主要是由商品或服務貿易差額組成,而日本組合投資和直接投資所產生的纔是淨收入。儘管目前全球商品價格的飆升正在拖累貨物貿易賬戶,但龐大而穩定的初級收入,將繼續爲日本的經常賬戶盈餘做出貢獻。

《21世紀》:你怎麼看當前日本經濟所面臨的挑戰?

長井滋人:日本以美元計算的名義GDP增長停滯反映了三個相關聯的挑戰:實際GDP增長停滯,通貨膨脹停滯(GDP平減指數),以及日元疲軟。日本曾試圖克服增長停滯和通貨緊縮的問題,但迄今效果有限。日元的疲軟並沒有緩解前述的問題,反而使日本民衆的購買力惡化。我們認爲,日本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通過結構改革才能重新獲得經濟活力和提高生產力。

(作者:胡慧茵 編輯:李瑩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