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爲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產銷國,我國工程機械全行業柴油消耗量約佔全國總量三分之一。據測算,我國工程機械年度碳排放總量超過2億噸,且相關碳排放未來一段時間還將呈增長態勢,所以應大力發展潔淨綠色工程機械,推動建設施工領域節能減排。”全國人大代表、中鐵工業總工程師王杜娟表示。今年全國兩會,她提交了關於工程機械行業電動產品購置補貼政策的建議。

近年來,我國把具有零排放優點的電動工程機械作爲減少行業碳排放的重要手段,從而推動工程機械領域電動化產品研發與應用走在了世界前列。

王杜娟表示,當前,我國工程機械電動化處於發展的關鍵階段,龍頭企業在關鍵技術、產品研發、技術驗證與工業性試驗、產業鏈構建等方面取得一定進展,部分企業電動化產品經過一定的考覈、試驗、改進,開始進入工程應用。但目前由於使用量較少,產業鏈構建有待進一步加強,電動工程機械整機成本居高不下,用戶購買價格相當於同類內燃動力工程機械的2倍以上,削弱了用戶購買意願,形成“叫好不叫座”局面。

王杜娟建議,對工程機械電動化產品實行三年補貼政策,推動工程機械電動化,預計到2025年行業電動產品的銷量將有大幅度提升,三類主要產品可實現銷售收入分別爲420億元、200億元、100億元,減少的碳排放量分別超過164萬噸、146萬噸、117萬噸,預估全行業的年度碳排放量可減少400萬噸以上。

更重要的是,工程機械電動化將促進動力電池及電驅動功能部件和控制系統的研發投入和技術進步,推動相關領域技術突破,將有助於我國工程機械實現“彎道超車”和“領跑”,推動全球工程機械領域綠色革命。

基於此,王杜娟建議,可以參照貨運電動汽車的補貼方式,遵循“誰購買誰使用誰享受”補貼原則,對用戶購置的純電動產品予以補貼。補貼對象應該僅限T/CCMA 0001-2011《工程機械定義及類組劃分》團體標準中所列產品,重點產品主要包括:純電動工業車輛(叉車)、純電動挖掘機、純電動裝載機、純電動剷土運輸機械、純電動高空作業機械、純電動觀光車等。

王杜娟同時建議,相關部門按照有關制度開展在用設備的抽查、巡查,對超期使用的設備及其所有者、使用者、建設單位予以處理;建設單位或工程有關各方不得允許超期設備進場使用;結合相關部門登記備案制度和排放數據監控系統,對不符合現行法規、標準的設備予以報廢處理;鼓勵符合現有使用條件的在用工程機械提前退出,並予以適當補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