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儲糧上調收購價格是一個積極信號,意味着在新糧種植前,要保障農戶收益,消化市場餘糧,提振新季大豆種植的信心。

受去年大豆上市以來、市場價持續低迷的影響,農戶收益受損,種大豆積極性不高。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開始推動大豆政策性收儲。

3月9月,中儲糧集團公司在官方網站發佈公告,按照國家有關部門安排,中儲糧集團公司於近日在黑龍江、內蒙古兩個大豆主產區啓動新增2022年產國產大豆收購計劃。

與此同時,農業農村部在官方網站也發佈信息稱,3月9日,中儲糧集團公司在兩省區(黑龍江、內蒙古自治區)多個直屬庫開始掛牌收購國產大豆,其中海倫直屬庫、訥河直屬庫、呼倫貝爾直屬庫等庫點新季國產大豆收購價每斤2.775元(國標三等,不限蛋白含量),比此前每斤提高5分錢左右。

業內人士評價,由於去年東北大豆普遍蛋白含量偏低,不限蛋白提價收購,明顯提振現貨市場售糧情緒。中儲糧上調收購價格是一個積極信號,意味着在新糧種植前,要保障農戶收益,消化市場餘糧,提振新季大豆種植的信心。

不限蛋白含量,爲農戶釋放了一個信號

針對此次中儲糧提價、不限蛋白含量收購大豆的舉措,孟德利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將有利於農戶今年繼續種,甚至擴種大豆。

孟德利在黑龍江龍聯農民專業合作社聯社(下稱“龍聯社”)擔任總經理。龍聯社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合作社的聯合社。據統計,加入聯合社的合作社達160家、涉及農戶13萬戶、耕地規模110萬畝,成員社分佈在黑龍江省13個地市58個縣(區)。可以說,龍聯社對種大豆的態度頗具代表性。

他提到,大豆政策性收儲不限蛋白含量,爲農戶釋放了一個信號,那就是今後供農戶選擇的大豆品種就寬泛了。之前由於蛋白含量低的大豆通常賣不上好價格,農戶傾向於選擇蛋白含量高的大豆品種。然而,市面上蛋白含量高的品種,產量一般都不高。那麼,在這樣的政策信號導向下,只要價格相對有保障,如果大豆高產,就意味着高收益。

黑龍江省龍科種業集團綏化園區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結合當前大豆補貼的強預期,農戶種大豆的積極性都很高漲。“如果大豆生產者補貼能夠提高至400元,對農戶就相當有誘惑力了。”他說。

該負責人稱,大豆種植面積“穩”,甚至“擴”,經濟手段所發揮的作用,要遠比行政命令更爲積極。

本次大豆政策性收儲價格提高的背後,在於市場收購價不利於農民種糧收益。

2022年秋季大豆上市以來,受大豆擴種增產、下游消費偏弱及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市場收購價高開低走,東北部分主產區大豆價格下跌較多、銷售壓力加大。2023年進入3月份以來,東北地區陸續進入備種備肥高峯,加上氣溫快速回升、餘糧儲存難度加大,農戶銷售大豆積極性提高,大豆購銷迎來小高峯,市場價格有回落的壓力。

於是,國家有關部門和地方在推動做好市場化收購、加強大豆產銷對接服務的同時,積極抓好大豆政策性收儲,發揮儲備調控重要作用,穩定大豆市場預期,保障農民種糧收益。

在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九三集團鐵嶺大豆科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史洪斌也提到,大豆種植端豐產不豐收,降低了農戶種大豆的積極性。

一方面,大豆豐產、成本上漲,喫掉利潤。2022年大豆豐產,但因通脹輸入,地租、生資、人力和機械投入均大幅上漲,種植成本增加,且分散經營,本應獲得收益的農民卻並未因價格上漲、豐產而獲得更多收益。

另一方面,大豆豐產、價格下行,整體利潤不理想。據企業內部統計數據測算,遼寧省大豆種植成本每畝約爲1450元/畝(含地租1100元/畝),種植者補貼320元/畝,單產按450斤/畝、單價2.8元/斤計算,每畝利潤130元,比種植玉米每畝收益少488元。通過對黑龍江種植戶測算,大豆比玉米每畝收益少252元。

第一財經在之前的《大豆振興調查》系列報道中就指出:關於本輪大豆振興,在黑龍江省,不論是基層政府,還是企業,以及農戶,均表示理解並予以支持,認爲“(擴種大豆)大方向是沒有問題的”,但條件是“要保證種大豆的比較收益不低於種玉米”。即便是考慮到輪作需要,差距也不宜過大。同時指出,在擴種大豆勢在必行的情況下,降低種大豆的成本,是顯而易見的途徑之一。此外,擴大補貼力度,改進補貼方式,制定向國產大豆傾斜的政策,也被視爲有利於大豆擴種的重要辦法。

此前,黑龍江省糧食行業協會祕書長、黑龍江省農投集團首席戰略官張利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也表示,要想持續提振大豆自給率,就應該避免出現“誰聽話,誰喫虧”的現象。既然是“政策調結構”,就應該匹配“政策賣糧食”。

大豆補貼提高的信號,讓農戶有了高預期

除了政策信號外,農戶是否種大豆,還會綜合考慮其它因素。

比如,大豆補貼。對農戶來說,種大豆的成本收益基本持平,如果種植、銷售得當的話,會略有盈餘。否則,收益無法覆蓋成本。因此,補貼成爲農戶的利潤。用農民自己的話來講,“那是白得的錢。”

再比如,大豆產量。孟德利稱,大豆的增產幅度不及玉米,玉米畝均產量原先1000斤,能增長至1300斤。大豆畝均產量原先280斤,後期能增產至350斤,2022年又趕上景氣時節,產量普遍較高,達到370斤,甚至超過400斤。

“按照當前的大豆收儲政策,再加上大豆補貼、畝產量、大豆市場價格相對有保障的情況下,農戶能夠確保收益,他們還是會用實際行動支持大豆擴種的。”孟德利說。

對於今後的大豆價格走勢,“大夥的預期還是挺高的。由於玉米價格居高不下,所有糧食價格都是參照玉米。”孟德利稱,不過,對農戶來說,儘管明知道大豆種植收益不及玉米,但仍會進行玉米大豆輪作,不可能照着一個品種一直種。因爲輪作可以防治病、蟲、草害,調節黑土地肥力,有利於下一茬作物產量和品質的提升。

農戶種糧有錢賺,國家糧食才安全。儘管當前大豆補貼尚未到位,但通過官方表態,以及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的建議,都讓農戶情緒高漲。

爲調動農民種大豆的積極性,2月28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農業農村部釋放了重要的政策信號。

“我們會同有關部門多輪協商,積極爭取加大支持力度,突出大豆生產政策導向,着力提高大豆生產者補貼水平。”農業農村部總經濟師、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魏百剛稱。

尤其是在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牡丹江穆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高春豔建議,多渠道提高大豆種植者收益。

一是,進一步提高大豆生產者補貼,由現行黑龍江省2021年和2022年的畝補貼248元提高至400元以上;

二是,在扶持大豆產業、延長大豆產業鏈上,國家要繼續加大力度,推動做好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豆製品精深加工,走產業化發展道路,爲大豆找到更多的“下家”和“出口”;

三是,對黑龍江省大豆種植戶實行完全成本保險或種植收入保險,並加大保費的支持力度,國家補貼由2022年45%提高至60%以上。

史洪斌也建議,針對大豆種植端,國家增加大豆種植補貼,提高農戶種大豆的積極性。並且補貼政策要早下,要在每年九十月公佈次年的補貼政策,以保證政策引導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針對加工端企業,國家給予大豆加工企業加工補貼,確保企業保本有利運行,帶動消化國產大豆原料,以加快國產大豆收購進程,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黑龍江省農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農投集團”)是黑龍江省的國有企業,承擔着助力全省擴種大豆的重要任務。張利晨稱,今年農投集團將從四個方面着手,全力支持大豆振興。

一是,從種子端入手,推廣大豆根瘤菌技術,助力提高大豆產量;二是,在大豆銷售方面下工夫,發揮省屬國有糧庫功能,啓動大豆收儲;三是,圍繞大豆產業進行產業鏈招商,協同龍頭企業打造“龍江大豆產業硅谷”;四是,推出龍江大宗糧食價格指數,向市場發佈價格信息,成爲行業風向標,指導農戶,特別是種糧大戶賣糧。

以大豆根瘤菌技術爲例,黑龍江省龍科種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銘豐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該技術是一項國際上公認成熟有效的農業技術措施,具有增產提質、降本增效等作用,在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大豆主產國家廣泛應用。

從增產來看,墾區20萬畝示範結果表明,應用該技術可使大豆增產7%~15%,加權平均增產9.8%,畝增產大豆16.8公斤(墾區大豆平均畝產170公斤);從降本來看,2018~2020年,在尖山農場進行爲期3年的試驗結果表明,大豆根瘤菌接種技術的地塊均減施氮肥20%~50%。按照大豆全生育週期所需尿素約5kg/畝計算,畝均減施氮肥1~2.5公斤,畝均節本2~6元(尿素市場價每噸2500元左右)。增產和節本綜合計算,畝均增收100元左右(大豆市場價格6元/公斤)。

雖然黑龍江省已推廣應用大豆根瘤菌劑十餘年曆史,但由於實施菌劑的“拌種”和“晾曬”較繁瑣,大部分種植戶對應用根瘤菌劑存在“牴觸”,造成黑龍江省未能實現大面積的大豆根瘤菌劑推廣應用。

李銘豐稱,在前期開展調研考察、專家論證工作之後,計劃2023年以全省大豆主產區爲主推區域,組織大豆種植大戶進行大豆根瘤菌技術培訓、交流,利用電視、網絡加大宣傳力度等方式,加大大豆根瘤菌技術在全省的推廣應用,爲大豆擴種,大豆增產,農民增收做出貢獻。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