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列寧格勒敗退後,第16集團軍成功在“黑豹防線(Panther-Stellung)”站穩腳跟。承擔着奧斯特洛夫以南至波洛茨克間防線。第16集團軍的戰區,“元首”部署了兩處要塞地域(Festen Plaetze),分別是位於其北面的奧波奇卡(Opotschka)和南面的波洛茨克(Polozk)。第16集團軍的防禦也是圍繞着上述兩處“要塞”展開的。

與第18集團軍第三十八軍連接的第五十軍,他們掩護着奧波奇卡的北面。其下轄三個(第83,132,218)步兵師,他們都還沒有獲得自己的突擊炮營,作爲加強,第五十軍得到了集團軍羣直屬第226突擊炮旅,這個旅擁有約38輛突擊炮。

文章圖片1

第五十軍的部署情況,他們掩護着奧波奇卡的北面。

防禦奧波奇卡以東戰線的是SS第六(拉脫維亞人)志願軍。他們同樣擁有三個(第93,“拉脫維亞第一”和“拉脫維亞第二”)步兵師,其唯一的“裝甲力量”來自第1093突擊炮營(第93步兵師),夏季戰役前該營擁有10輛四號突擊炮。

文章圖片2

SS第六軍的部署情況,他們防禦着奧波奇卡的東面陣地。

防禦奧波奇卡東南戰線的是第二軍。同樣擁有三個(第23,329,81)步兵師。其中的兩個步兵師都擁有自己的突擊炮營:

第1023突擊炮營(第23步兵師),擁有10輛四號突擊炮;

第1181突擊炮營(第81步兵師),擁有10輛四號突擊炮。

此外,集團軍羣直屬第912突擊炮旅也加強給了第二軍,夏季戰役前,這個旅擁有約35輛突擊炮,其中5輛突擊榴彈炮。

文章圖片3

第二軍的部署情況,他們防禦着奧波奇卡的東南陣地。

掩護波洛茨克鐵路北支線的是第十軍,同樣轄有三個(第263,290和389)步兵師。其中第389步兵師(第1389突擊炮營)擁有10輛四號突擊炮。此外,第263步兵師還裝備了至少7輛Pak 40 auf RSO。

文章圖片4

Pak 40 auf RSO。第263步兵師也裝備有至少7輛這款自行反坦克炮。

堅守波洛茨克要塞並與中央集團軍羣的第3裝甲集團軍相連的是第一軍,該軍轄有兩個(第87和第205)步兵師和一個(第281)治安師。其中第1187突擊炮營(第87步兵師)擁有自己的突擊炮的步兵師,他們裝備了6輛突擊炮。

第281治安師也有自己的“裝甲力量”——4,7cm Pak (t) Sfl. auf Fgst.Pz.Kpfw.35R,裝備於第281繳獲坦克連。這款自行火炮全部改裝自1941年。47毫米反坦克炮早已難當大用,至1944年時,主要裝備於東線的部分治安師和西線的部分海防師。

文章圖片5

4,7cm Pak (t) Sfl. auf Fgst.Pz.Kpfw.35R。1941年大約改裝了兩百餘輛。至1944年時,主要裝備於東線的部分治安師和西線的部分海防師。

此外,北方集團軍羣還在與中央集團軍羣分界線附近部署了集團軍羣直屬第909突擊炮旅以備不時之需。這個旅大約擁有29輛突擊炮,其中8輛突擊榴(Stu.H.42)。

文章圖片6

第909突擊炮旅的徽記

最後,是北方集團軍羣唯一的裝甲師,也是其最重要的“裝甲力量”——第12裝甲師,作爲集團軍羣的預備隊,北方集團軍羣將他部署在了第18集團軍和第16集團軍之間。位於奧斯特洛夫與奧波奇卡兩處要塞地域之間的後方,同時毗鄰鐵路線,可以快速調整部署。

文章圖片7

第12裝甲師,第29裝甲團第二營的四號坦克。1944年夏天。

第12裝甲師的“裝甲力量”的並不強大,僅有第29裝甲團第二營唯馬首是瞻,而第一營雖早早放回本土改編爲“黑豹”坦克裝甲營,但確始終與自己有名無分。夏季戰役前,其僅有69輛長管四號坦克(Pz.Kpfw. IV L48),餘爲老舊的三四號坦克。更尷尬的是,第2裝甲殲擊營的營部和兩個連都送回本土進行現代化改造——裝備新型突擊炮(Stu.Gesch.n.A.)——四號坦克殲擊車(一款裝甲部隊專屬的突擊炮)。然而改編和訓練並沒有在夏季戰役開始前完成,也因此這個營並沒有及時的就位。

至此,我們對北方集團軍羣的“裝甲力量”也就介紹完畢了。下期講介紹的是中央集團軍羣的第3裝甲集團軍。

(未完待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