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在年報預約披露日的前一天突然宣佈更換審計機構,中無人機(688297.SH)遭到質疑。

3月14日晚間,中無人機公告稱,因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以下簡稱立信所)人力資源配置和工作安排不能滿足公司年度審計工作要求,無法爲公司提供審計服務,要求辭任公司2022年度財務報告及內控審計機構。公司擬更換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以下簡稱大華所)爲2022年度財務報告及內控審計機構。同時,公司2022年年報預約披露日由3月15日變更爲4月29日。

公佈發佈後,當日晚間,上交所火速向中無人機發出問詢函,對立信所是否發現公司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存在不規範的情況,是否存在審計範圍受限或其他不當情形,改聘大華所之後是否存在無法按期出具審計報告的風險等方面展開詳細問詢。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從基本面來看,中無人機並未出現較大業績波動。日前公司披露業績快報,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27.73億元,同比增12.01%;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淨利,下同)3.64億元,同比增23.15%。

不過,中無人機一直存在大客戶依賴症。2019年至2021年,公司來自第一大客戶中航技的收入佔比分別高達86.17%、93.50%、89.55%。

臨時更換審計機構致年報延期披露

中無人機上市後首份年報的披露出現波折。

3月14日,中無人機突然公告,因立信所人力資源配置和工作安排不能滿足公司年度審計工作要求,無法爲公司提供審計服務,要求辭任公司2022年度財務報告及內控審計機構。爲保障公司年度審計工作安排及年報披露的及時性,公司擬更換大華所爲公司2022年度財務報告及內控審計機構。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中無人機此份公告披露的時間點頗爲蹊蹺。早在IPO衝刺時期,立信所就已服務中無人機。截至2021年度,立信所已連續三年擔任中無人機財務審計機構和內控審計機構。

2022年12月14日和12月30日,中無人機先後召開董事會會議和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於續聘會計師事務所的議案》,續聘立信所爲公司2022年度審計機構。按照中無人機對外公佈的情況,早在今年2月22日,公司就已經收到了立信所的辭任函,直至找好下家大華所,中無人機纔將此事公佈於衆。而按照中無人機的預約披露時間,公司原定在3月15日對外發布2022年年度報告,由於臨時更換審計機構,公司2022年年報預約披露日由3月15日變更爲4月29日。

公告發布當日晚間,上交所火速對中無人機發出問詢函,對公司突然更換會計師事務所一事表示高度關注。

問詢函中,上交所要求中無人機和立信所覈實並披露公司管理層與立信所就審計工作安排、人力資源配置等年審相關事項歷次溝通情況,是否存在重大分歧;立信所自受聘公司年審會計師事務所以來已開展審計工作的具體內容和進展,是否發現公司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存在不規範的情況,是否存在審計範圍受限或其他不當情形。

不僅如此,上交所還要求中無人機和大華所覈實並披露公司管理層與大華所就審計工作的具體溝通過程及內容,大華所在接受聘任前是否充分履行前後任會計師溝通的程序;大華所是否有充分時間保證審計項目的順利開展及關鍵審計程序的充分執行,相關審計、複覈計劃能否符合審計準則有關規定,是否存在無法按期出具審計報告的風險。

來自前五大客戶收入佔比近100%

不過,從基本面表現來看,中無人機的經營業績並不糟糕。

資料顯示,中無人機是專注於大型固定翼長航時無人機系統成體系、多場景、全壽命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是國內大型固定翼長航時無人機系統的領軍企業。

IPO之前,中無人機的業績出現波動。2019年至2021年,中無人機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51億元、12.17億元、24.76億元,同比增長429.56%、384.65%、103.41%;淨利潤分別爲-988.07萬元、1.65億元、2.96億元,同比變動-769.79%、1769.42%、79.29%。

2022年6月29日,中無人機以32.35元/股的首發價格發行上市。日前,中無人機披露業績快報,2022年公司實現營收27.73億元,同比增12.1%;淨利3.64億元,同比增23.15%;扣非淨利3.58億元,同比增24.03%。

中無人機稱,報告期內,公司積極開拓市場,整體銷售業績有所提升;同時,公司高效管理募集資金,利息收入增加,綜合導致本年利潤水平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中無人機的業績主要依賴大客戶中航技。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公司對前五大客戶(合併口徑)的銷售金額分別爲2.51億元、12.16億元、24.76億元,佔公司相應各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爲100%、99.94%、100%。其中,中航技作爲公司主要客戶,報告期內公司向其銷售金額分別爲2.16億元、11.38億元、22.17億元,佔公司相應各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爲 86.17%、93.50%、89.55%。

隨着營收規模的增長,中無人機的應收賬款規模大幅攀升。2019年至2021年末,公司,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餘額之和佔各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爲80.79%、65.98%、37.28%,佔各期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爲41.81%、48.10%、35.64%。

由於去年IPO募資到賬,截至2022年9月末,中無人機資產總額升至75.69億元,其中貨幣資金42.11億元,應收賬款賬面價值9.54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