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知名企業高偉達(300465.SZ)的操作出現意外。

3月14日晚間,高偉達宣佈,2023年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終止。

此時,距離其披露員工持股計劃草案僅僅兩個月。至於終止原因,公司稱是股價波動較大。

其實,高偉達的股價波動幅度並不算大。近一年,公司股價最大跌幅在30%左右。

高偉達終止員工持股計劃,可能也與公司經營業績相關。根據此前業績預告,2022年度,公司可能虧損近億元。

導致虧損的原因之一,是公司“高買低賣”。5年前,公司耗資4.10億元買的公司,去年僅以4431.50萬元的整體估值,將其控制權“賣”給了原股東。此舉導致商譽減值加上控股變參股,公司損失0.90億元左右。

高偉達的流動性也顯不足。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公司賬面貨幣資金只有1.67億元,不夠償還近3億元的短期債務。

員工持股計劃宣佈兩個月即終止

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激勵核心骨幹員工,是很多上市公司的通常做法,目的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發員工積極性。高偉達也邁出了員工持股計劃這一步,但僅兩個月就宣告終止。

今年1月14日,高偉達披露2023年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草案,參與的員工數量爲44人,激勵的股份數量爲5200萬份。其中,公司董事長於偉一人就認購1900萬份,佔本次認購份額總數的36.54%。此外,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兩名監事、三名高級管理人員均參與。另外36名爲公司其他核心骨幹人員。

2月28日,針對本次員工持股計劃的進展,高偉達披露稱,員工持股計劃的證券賬戶及銀行賬戶已開立完畢,認購資金已劃轉完成,尚未購買公司股票。

然而,3月14日,距離第一次披露員工持股計劃草案之時僅過兩個月,距離前次披露員工持股計劃進展僅半個月,高偉達宣佈,終止實施本次員工持股計劃。

公告稱,自籌備員工持股計劃以來,公司管理層一直積極推進員工持股計劃的實施。截至目前,公司已召開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此次員工持股計劃,與信託管理公司簽署相關協議,與全體參與人簽署員工持股計劃認購協議,全體參與人已足額繳納全部資金,信託計劃已經設立完成。至此,本次員工持股計劃已經僅剩下“臨門一腳”了。此時,公司爲何要終止呢?公司稱,由於近期公司股價波動較大,出於謹慎性考慮,爲更好維護公司、股東和員工的利益,經員工持股計劃持有人大會共同討論並決議,同意終止此次員工持股計劃。

不過,長江商報記者發現,高偉達所言與實際情況不符,近期,高偉達的股價變動幅度並不大。

今年1月13日,2023年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草案披露的一天,高偉達的收盤價爲8.41元/股。3月13日,公司收盤價爲10.73元/股,兩個月,股價上漲了約27.59%。

由此可見,近兩個月,公司的股價波動幅度並不大。

時間回到2022年3月,公司的股價最高曾達14.97元/股,今年3月13日的股價較其下跌了約28.33%。

當然,也有一種可能,高偉達希望股價大幅下跌,以便於參與員工持股計劃低價抄底。在員工持股計劃草案中,公司並未披露員工持股計劃的購買價格。股價上漲,勢必會抬高員工持股計劃的價格,不利於員工持股計劃參與者的利益。

業內人士分析稱,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公司管理層對高偉達未來經營業績失去信心。2022年,公司的經營業績並不樂觀。根據業績預告,公司全年預計虧損9875萬元—7625萬元,同比盈轉虧。

在員工持股計劃草案中,高偉達並未設定業績考覈目標。

員工持股計劃推出後短短兩個月就終止,更像是一場鬧劇。

激進併購後遺症8年虧3億

高偉達經營出現虧損,與此前的激進併購直接相關。

2015年5月28日,高偉達通過闖關IPO登陸A股市場,此時,公司主營業務是向以銀行、保險、證券爲主的金融企業客戶提供IT解決方案。上市後,公司經營業績表現不佳。

上市前,2013年、2014年,公司實現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爲0.53億元、0.66億元。上市後,2015年、2016年,公司的淨利潤爲0.41億元、0.23億元,同比下降37.61%、43.95%,連續大幅下降。

從2016年開始,高偉達籌劃外向而生。當年,公司籌劃收購上海睿民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睿民”),交易作價3億元。隨後,公司又相繼收購了海南堅果創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堅果技術”)、和喀什尚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尚河科技”),交易價格分別爲2.50億元、1.20億元。自此,高偉達形成了“金融信息服務+移動互聯網營銷”並行的業務模式。

2017年,公司還收購了深圳市快讀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快讀科技”),交易作價4.10億元。

不乏高溢價併購,2017年9月底,公司的商譽由0元猛增至9.31億元。

憑藉標的公司貢獻,高偉達的經營業績也曾出現了表面上的繁榮。2017年至2019年,公司實現的淨利潤分別爲0.35億元、1.05億元、1.34億元,同比增長51.54%、198.53%、27.93%。

但是,好景不長。2020年,公司實現的淨利潤爲虧損6.71億元,出現了上市後的首次虧損。虧損原因爲,商譽減值7.78億元。上海睿民、堅果技術、快讀科技、尚河科技等四家標的均存在商譽減值現象。

2021年,公司實現的淨利潤爲1.24億元,市場需求增加,公司扭虧爲盈,但當期的商譽減值仍然有899.70萬元。

2022年,公司預計虧損,仍然是瘋狂收購的後遺症。上海睿民、堅果技術、快讀科技等構成的資產組業績普遍下滑,盈利低於預期,預計計提商譽減值4200萬元至4700萬元。

此外,高偉達出售快讀科技股權也加劇了公司虧損。

就是出售快讀科技股權,高偉達遭受了利益輸送的質疑。

2017年,高偉達收購快讀科技100%股權時,評估增值率高達1491.32%。2022年11月11月,高偉達公告,公司及其他投資方擬對快讀科技進行增資,其中,深圳市譽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譽致科技”)以現金2200萬元認購快讀科技新增註冊資本 247.191萬元,黃河以對快讀科技的3000萬元債權認購快讀科技新增註冊資本 337.0787萬元,黃河持有譽致科技99%的出資額。本次交易完成後,黃河和譽致科技合計持有快讀科技50.73%的股權。如此以來,高偉達對快讀科技由全資控股變爲參股49.27%。

控股變成參股,對高偉達2022年淨利潤的影響約爲-4500萬元。

問題在於,此時,快讀科技100%股權以資產基礎法評估結果爲依據,評估價值爲4431.50萬元。

5年前,高偉達出資4.10億元從黃河手中買下快讀科技,如今,黃河僅花5200萬元就取得了控制權,典型的“高買低賣”。

2017年至2020年,快讀科技實現的淨利潤分別爲3628.63萬元、3981.56萬元、5083.74萬元、4681.56萬元。

對於如此異常行爲,高偉達解釋稱,由於疫情和行業環境的變化,快讀科技的業績增長趨勢發生變化,2022年前三季度扣非淨利潤爲-509.51萬元。

wind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高偉達實現的淨利潤預計數累計爲-3.09億元至-2.76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