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李哲 北京報道

受烏克蘭局勢、原材料和能源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化工巨頭巴斯夫在2022年的業績“增收不增利”。

財報數據顯示,巴斯夫2022年實現銷售額爲873億歐元,同比增長11.1%;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前收益爲69億歐元,較上一年同期下降11.5%。

對於2022年的業績表現,巴斯夫方面表示,銷量額的增加主要是由於業務領域受原材料和能源價格上漲而提高了價格,其中材料和化學品業務領域價格漲幅最大。利潤下滑主要是由於化學品和材料業務領域的利潤和銷量下降,固定成本上升。談及在中國的發展,巴斯夫方面在回應《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面對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巴斯夫在中國的業務依然展現出韌性。

2023年,巴斯夫將降本增效擺在首位,重點是使其在歐洲(尤其是在德國)的成本結構合理化,其中,大部分降本將來自於路德維希港一體化基地。巴斯夫方面預計,至2024年底降本計劃將每年節省超過5億歐元。

成本增長拖累利潤

巴斯夫2022 年業績報告顯示,當年該公司的銷售額爲873億歐元,同比增長11.1%;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前收益爲69億歐元,較上一年同期下降11.5%。

記者注意到,2022年,巴斯夫的經營利潤受到全球32億歐元額外能源成本的影響。其中,歐洲佔這一成本增長的84%左右,對路德維希港一體化基地影響最大。天然氣成本上升,佔全球能源成本總體增長的69%。

2022年,巴斯夫息稅前收益中的特殊項目共計-3.3億歐元,上一年該數據爲-9100萬歐元。2022年巴斯夫息稅前收益爲65億歐元,大大低於上一年。息稅前收益包括採用權益法覈算的核心業務公司的收入,爲3.86億歐元,較上一年降低了2.89億歐元。

受烏克蘭局勢影響,巴斯夫旗下Wintershall Dea公司在俄羅斯的勘探和生產活動被取消合併,隨後導致Wintershall Dea公司在俄羅斯的股權投資被重新評估,並對其歐洲天然氣運輸業務計提了減值,包括對北溪天然氣管道公司(Nord Stream AG)的股權投資和北溪2號項目的債權投資計提了全額減值。

因此導致Wintershall Dea公司鉅額股權減值,對巴斯夫股權投資淨收益產生負面影響。記者注意到,2022年,巴斯夫股權投資淨收益爲-49億歐元(2021年爲2.07億歐元)。其大幅下降的原因是約63億歐元的特別費用,主要來自於Wintershall Dea公司股權非現金減值的損失。

此外,由於股權投資淨收益大幅減少,巴斯夫2022年淨收益爲-6.27億歐元,2021年該數據爲55億歐元。

2022年,烏克蘭局勢、歐洲原材料與能源成本高企、物價與利率上升、通貨膨脹及疫情等引發高度不確定性。據巴斯夫方面預測,這一現狀將在2023年持續存在。上述因素均會對全球需求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巴斯夫預計2023年全球經濟將維持1.6%的平穩增長(2022年爲3.0%),化學產品生產將增長2.0%(2022年爲2.2%)。該公司預測,布倫特原油每桶的平均價格爲90美元。

基於這些假設,巴斯夫預計2023年銷售額爲840億歐元至870億歐元;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前收益預計下滑至48億歐元至54億歐元。此外,巴斯夫預計2023年上半年較爲疲軟;下半年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復甦效應影響下,盈利環境將有所改善。

降本增效

對於2023年的發展,巴斯夫明確將進行降本增效,並在路德維希港一體化基地進行結構性調整。

巴斯夫執行董事會主席薄睦樂(Dr.Martin Brudermüller)表示:“歐洲的競爭力受到越來越大的影響,原因包括過度監管,許可流程緩慢複雜,特別是多數生產要素成本高昂。與其他地區相比,所有這些因素都阻礙了歐洲的市場增長。當前高企的能源價格還在給歐洲的盈利能力和競爭力帶來額外負擔。”

巴斯夫方面預計,至2024年底降本計劃將每年節省超過5億歐元。

談及降本計劃,巴斯夫方面回應記者採訪時提到,計劃於2023年至2024年實施。現階段的重點是使巴斯夫在歐洲,尤其是在德國的成本結構合理化,以應對變化的框架條件。

記者瞭解到,整體計劃完成後,預計在非生產領域(即服務、運營、研發部門以及企業中心),每年降低超過5億歐元的成本,其中大約半數以上將來自於路德維希港一體化基地。

除了降本計劃外,巴斯夫還開始對路德維希港一體化基地進行結構性調整。具體措施包括:關閉己內酰胺裝置、兩套合成氨裝置之一及相關副產品設施。此外,削減己二酸產能,關閉環己醇、環己酮和碳酸鈉裝置,同時,關閉TDI裝置以及DNT和TDA的前體裝置。

總體而言,路德維希港一體化基地10%的資產重置價值以及約700個與生產相關的崗位將受到一體化結構性調整的影響。這些措施將在2026年底前逐步實施,預計每年將減少超過2億歐元的固定成本。

提到計劃對路德維希港一體化基地進行結構性調整,巴斯夫回應記者採訪時提到,巴斯夫對路德維希港一體化基地所作的調整,目的是爲了確保盈利業務的連續性。

記者注意到,中國作爲全球最大的化工市場,是巴斯夫重要的市場之一。當前,在中國,巴斯夫主要的生產基地位於上海、南京、重慶和湛江(建設中),而上海創新園是巴斯夫亞太地區的研發樞紐。

巴斯夫方面表示,2022年,巴斯夫向大中華區客戶的銷售額約爲116億歐元(2021年爲120億歐元,2020年爲85億歐元)。面對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巴斯夫在中國的業務依然展現出韌性。

此外,巴斯夫方面向記者表示,巴斯夫2023年至2027年總資本支出預算的三分之一以上仍將用於歐洲。“我們還將繼續對路德維希港一體化基地的投資。除了湛江一體化基地和電池材料業務這兩個主要增長項目外,我們的投資將符合我們向氣候中和轉型的戰略目標,並以長遠規劃爲基準。”

巴斯夫方面提到,結構性調整還將顯著降低路德維希港一體化基地的電力和天然氣需求。因此,路德維希港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將減少約90萬噸,相當於減少了巴斯夫4%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

薄睦樂表示:“我們希望將路德維希港發展成爲歐洲領先的低排放化工生產基地。”據悉,巴斯夫的目標是確保進一步增加對路德維希港一體化基地的可再生能源供給,該公司計劃採用熱泵和更加清潔的蒸汽產生方式。此外,巴斯夫還將實施全新的零碳排放技術,例如電解水制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