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我國國內疫情防控趨於穩定,旅遊業重整旗鼓,帶着新意和誠意,元氣滿滿地踏上新徵程。部分熱門景區和旅遊企業紛紛打造全新的旅遊模式,更加註重遊客的體驗值和收穫感。一些地方旅遊監管部門也力爭在協調和保障服務上更到位。

帶着新意誠意再出發

2022年末以來,國家優化疫情防控政策爲羣衆出遊提供了“定心丸”。作爲全國唯一的熱帶島嶼省份,海南省衝頂熱門旅遊地,進入強勢復甦階段。不少人在春節期間,都能在朋友圈看到碧海藍天的三亞靚影。

三亞旅遊文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鄭聰輝介紹,集團旗下的天涯海角、大小洞天、鹿回頭等老牌景區進行了提質換代。半月談記者在鹿回頭景區看到,經典婚紗旅拍景點天涯海角和大小洞天努力發掘出新元素,新增的天涯書局、彩虹滑道、叢林飛車、星空露營營地等,令景區業態更加豐富立體。

2023年伊始,麗江旅遊業釋放加快恢復向好信號。在麗江東巴谷,從房車住宿到特色活動體驗,從戶外拓展到林間木屋,無不體現當地景區滿足遊客不同需求的良苦用心。大型實景蒐證劇本遊戲《澐汐》是“沉浸式旅遊+劇本殺”的一個代表性項目,結合麗江古城的歷史人文,將整個古城作爲玩家的故事場景,以第一視角探索古城,吸引了很多年輕人進場體驗。

留住遊客的心

當前,遊客消費越來越理性。相比高端酒店扎堆、人流量暴增的三亞,性價比更高的小衆旅遊城市更加受到青睞。

北京遊客劉璐帶着父母和孩子在海口西海岸的一家民宿已經租住了半個多月。她告訴記者:“來到海口後,全家人一下子放慢了腳步、舒緩了心情。希望以後能經常深度體驗這種慢生活。”

“現在的遊客再也不是過去那樣走馬觀花了,更加傾向於深度遊。”雲南麗江導遊張宇介紹,以大理—麗江這條傳統旅遊線路爲例,他結合兩地的特點,在大理洱海增加了自駕遊和旅拍等項目,在麗江古城增設了東巴紙製作和扎染等非遺體驗活動,頗受遊客歡迎。

對於遊客而言,景區硬件是吸引前去的理由,而能否留下、能否再來考驗的是景區的軟件質量。要想留住遊客的心,必須置身遊客的角色,把旅遊服務工作做得更加細緻。“我們爲來到麗江古城的遊客準備下午茶。登玉龍雪山之前,我們還會贈送一些巧克力和暖寶寶。”張宇說,對旅遊行業來說,好的策劃、優美的宣傳口號、網紅產品再重要,都沒有遊客的體驗重要。

打造“旅遊綜合消費經濟體”

海南省旅文廳廳長李輝衛認爲,實現旅遊業恢復振興,首先應該全力幫助企業紓困解難。海南持續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放管服”改革落地見效,用好用足“瓊旅保貸”10億元銀行貸款額度支持和幫助旅文體企業。

人員流動性是旅遊業的生命線。“我們要儘量去維護、暢通、繁榮旅遊業的流動性,讓旅遊業的生產要素在更大範圍內自由流動起來。”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趙國良介紹,雲南將盡一切可能發揮旅遊業的韌性,穩住文旅業的發展大盤。

創新是旅遊業轉型升級的第一動力。趙國良認爲,主動求變、科學應變、順勢而爲、改革創新是雲南旅遊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不二選擇。雲南文旅業將大力推進產品創新、業態創新、模式創新,深化“旅遊+”“+旅遊”,加大中高端旅遊產品開發力度,不斷延伸旅遊產業鏈、價值鏈,推動旅遊業從“門票經濟”“觀光經濟”向“綜合消費經濟”轉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