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國對出現危機苗頭的反應還算快速,在一定程度上爲全球金融市場的危機治理爭取了時間和空間。

又是一個難熬的48小時,瑞士方面趕在週一亞洲市場開盤前敲定了瑞銀30億瑞士法郎收購瑞信的交易。

上週全球金融市場進入危機管理時刻。前半周是硅谷銀行等破產重組攪動市場,下半周瑞信成了漩渦中心。好在交易成功,市場恐慌情緒舒緩,20日開市後全球股市雖出現普跌,但還算平穩。

當前市場並非焦慮瑞信等具體的風險敞口暴露,而是忌憚於無防護的全球風險資產價值重構。市場恐慌有所舒緩,可能主要受益於美東時間19日美聯儲等六大央行表示,從3月20日開始,將常設美元流動性互換協議從每週一次增加到每日一次,並至少持續到4月底。

而這同時警示着,一場席捲全球的美元流動性衝擊可能在所難免,並表達了全球主要國家正在爲全球風險資產價值重構,以及美元流動性敞口風險,做着積極應對準備。

這也是一直身處人們眼皮底下的灰犀牛。兩大因素決定這場全球風險資產價值重估的必然性:

一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風險資產的定價扭曲。美聯儲等央行持續十餘年的量化寬鬆,系統地扭曲了市場自發定價秩序、投資者風險偏好及全球風險資產價值;同時,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美聯儲等再次誤判全球通脹形勢,導致去年以來美聯儲等央行不得不採取激進加息舉措,增加了市場投資者調整其資產負債表的難度,壓縮了其操作空間,致使一些公司治理不完善的金融機構未能即時調整其敞口風險。

二是2018年以來的經濟全球化重塑,拉開了國際產業生態鏈的重構。五年前,經濟全球化開始由WTO的多邊軟約束,進入了FTA的雙邊硬約束,國際產業鏈供應鏈開始分佈式佈局轉型,這從內生價值上引發全球風險資產的價值重估。

這種帶有不可逆性的全球風險資產價值重估,正將全球金融市場拉入危機治理時刻,全球主要央行陷入抗通脹與防風險的雙重戰場之中。這是一場高度敏感和複雜的平衡術,稍有不慎,經濟就會陷入滯脹,即加息幅度可以減少,但加息不得不繼續;流動性紓困必須跟進,否則加息等帶來的全球美元流動性缺口,將抬高金融機構優化風險資產配置的成本及難度,引發市場恐慌情緒。

這對各國政府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各國對出現危機苗頭的反應還算快速,在一定程度上爲全球金融市場的危機治理爭取了時間和空間。

以瑞信危機爲例,其風險敞口暴露後,瑞士政府迅速採取行動,爲瑞信注入數百億流動性,及時斬斷風險連鎖反應,並積極促進瑞銀收購瑞信,承諾爲瑞銀接管瑞信提供90億瑞士法郎擔保,並給予瑞信和瑞銀1000億瑞士法郎流動性援助,同時將面額約160億瑞士法郎的瑞信一級資本(AT1)債券完全減記。

同時,美聯儲等六大央行迅速擴大貨幣互換協議,爲全球金融市場注入美元流動性,將有助於改善風險資產的變現能力,避免觸發更大面積的美元流動性風險,有助於防止因爲風險資產不能順暢變現引發的市場恐慌。顯然,美元流動性支持將避免全球金融市場物傷其類,風險串聯,畢竟市場氣氛一旦緊張,投資者就容易進入擔心下一個倒黴蛋的遊戲之中。

面對出險市場,需要保持這種清醒和堅定的危機治理風格,當前只要出險市場的政府不隨市場一起激動,多做緩釋風險的疏導工作,營造一個交易通暢的場景,金融市場會展現其風險吸收和管控能力,而避免市場失控。

當前要正視全球市場進入危機治理階段這一事實。具體到我國,首先需積極調整外匯資產負債結構,基於目前外需環境給中國經常項目帶來的不確定性,不能繼續指望新增貿易順差來支撐國際收支流動性管理。還需在存量外匯資產上提高貼現能力,即提高外匯資產的快速變現能力,做好國際收支的流動性管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