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吴敏 见习记者 李明会 北京报道

近日,李嘉诚二儿子“小超人”李泽楷创办的保险公司富卫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富卫集团”)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计划募资10亿美元,预计于今年二季度招股上市,高盛、大摩摩根士丹利)、小摩摩根大通)和招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这也是继前年赴美上市申请失利、去年两次香港上市未果后,富卫集团第四次冲刺IPO、第三次递表港交所。

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谋求上市这条路,富卫集团已经走了近两年。

早在2021年2月,就有媒体报道指出,富卫集团计划在新加坡上市或与美国上市的SPAC合并,以维持双重股份架构,同时考虑是否在香港上市,也就是说,在香港、新加坡和美国谋求上市均曾在其考虑之内。

2021年9月23日,富卫集团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上市申请,目标募资金额约20亿-30亿美元之间。彼时富卫集团上市文件显示,当时已锁定多个投资者认购总计9亿美元的股份,接近最高融资额的1/3。

但3个月后,华尔街的上市进程按下“终止键”:富卫集团提交了撤回赴美上市的申请,取消美国上市计划发行及出售证券,并表示公司正考虑其他融资途径。彼时有消息人士称,富卫集团考虑到中概股退市及股价问题,最终放弃在美上市。

放弃了华尔街的上市后,富卫集团将目光转向香港资本市场。

去年2月28日和9月13日,富卫集团先后两次向港交所递表,均未果。

今年3月13日,也就是在上次递交上市申请满六个月失效后,富卫集团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拟募资10亿美元,并预期第二季度招股上市,摩根士丹利、高盛、招银国际、摩根大通为其联席保荐人。

如此“频繁”申请IPO,富卫集团所为何事?

IPG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华夏时报》记者解释道,“富卫集团之所以会如此‘频繁’地递交IPO上市申请书,表明其上市愿望比较迫切与强烈,应该可能与公司存在较大的流动性压力有关。”

招股书显示,富卫集团此次募资将主要用于加强公司股本、增强偿付能力、增加流动资金,以及建立超出适用法定要求的资本缓冲。此外,还有一部分资金将用于 2024年对印尼人民银行人寿保险的额外承诺出资。

记者注意到,去年12月,世界知名债券评级机构穆迪曾表示,富卫集团约有22亿美元的未偿债务和贷款借款将于2024年到期。不过,穆迪也预计,该集团的流动性缓冲、股东支持以及其过往良好的资本和贷款再融资市场渠道可能会部分抵消这些风险。

去年净亏损7.4亿美元,但新业务价值增长强劲

富卫集团2013年由李泽楷收购成立,作为一家泛亚洲人寿保险公司,其业务已经从最初的三个市场发展到遍及中国香港、泰国、日本及新兴市场(包括菲律宾、印尼、新加坡、越南及马来西亚)等10个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富卫集团提交的招股书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富卫集团实现总收益82.50亿美元,但净亏损7.4亿美元,对此富卫集团表示,主要是由于不利的资本市场变动导致的投资回报亏损所致。

此外,过去三年中,富卫集团仅在2021年实现盈利。其中,2020年净亏损2.52亿美元,2021实现净利润2.49亿美元。

对此,柏文喜分析认为,这对于该公司在港交所上市有影响,但不至于让其上不了市。“因为保险公司的盈利周期普遍较长是行业共性,市场更为看重的是企业未来的成长性以及有效运用自身浮存金的投资能力。”

所谓“浮存金”就是预先收取,然后再支付的钱。放在保险领域,就是保户向保险公司交纳的保费。巴菲特曾直言浮存金是他的最爱。从2014年首个完整营运年度至2022年,富卫集团年化新保费由3.09亿美元增至14.08亿美元,增长4.6倍。

在新业务价值方面,富卫集团也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2022年,富卫集团新业务价值为8.23亿美元,较2021年的6.86亿美元,同比增长28.9%,远超同行表现。

此外,2014年至2022年,富卫集团新业务价值增长6.7倍,由2014年的1.23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8.23亿美元。

强劲增长的背后,离不开东南亚新兴市场的贡献。

招股书显示,富卫银行通过在菲律宾及印尼获得新牌照,或收购在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及柬埔寨当地有相关牌照的人寿保险公司的方式,进入这些新兴市场。相关数据显示,富卫集团已成为东南亚市场第五大保险公司。

2021年,富卫集团香港和澳门、泰国和柬埔寨、日本及新兴市场业务分别对新业务价值贡献29.8%、31.7%、19.1%和19.4%,而到了2022年,这些市场分别对新业务价值贡献26.3%、32.8%、16.8%及24.1%。富卫集团坦言,这使我们得以进入全球一些增长最快、人口不断增加但保险覆盖不足的保险市场。

(华夏时报)

相关文章